贫穷艺术显高贵——高炀新作“时间的日记”巡回展在天津
天津是中国的历史名城,天津意式风情区完好的保留了古典意式建筑。在中意建交40周年之际,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和欧美同学留意分红特在这里举办高炀新作“时间的日记”巡回展,旨在促进中意文化交流。本次展览于2010年12月3日下午16:00时开幕,到场的嘉宾有: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参赞:巴尔巴拉女士;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欧美同学会留意分会常务副会长张密教授;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杜翔区长;天津艺术学院副院长邓国源先生;中国著名评论家贾方舟、高岭先生;以及中国艺术界著名评论家和同盟等。展览为期两个月。
展览现场
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力
意大利的留学经历赋予了高炀国际化的视野,也使他深刻认识到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力。什么是创造?他说:“艺术在当今已渗透各个领域,百花齐放。但只有真正在历史中留下痕迹,具有文化传承的艺术才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高炀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六届研究生班,这使他接受过中国学院派艺术教育。2001年毕业于意大利都灵当代艺术学院造型艺术系。毕业创作《沙麦女人》获全国油画艺委会优秀作品奖,其后入住北京东村,开始背离学院派艺术,创作了第一次个展的30余幅以综合材料表现主义题材的作品,并于东村张洹等人共同创作了行为艺术“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九个洞”,这些作品引起了国际艺术届的关注。此次展览是他表现主义题材的继续和深入。他将废弃的材料作为一种绘画语言,采用拼贴的手法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带有贫穷艺术的变异性质。
策展人高岭接受记者采访
但他的拼贴并不是简单的增减材料,而是隐喻着他的观念。策展人高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解到:“高炀使用这些废弃品是跟平面结合,他考虑艺术在平面中的变化,而不是在空间中的视觉变化和视觉经验,是艺术的折中。恰恰反映了在现代主义的平面油画和当下物质化的废弃物中找到一种折中。在作品的色彩、构图和形态上都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成绩,甚至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经验,并结合废弃品,他的艺术很纯粹,走得远。相比较其他一些艺术家跟风表现政治化、社会化题材的作品,高炀的创作视野更广阔,他面对的是生活经验和生活器具,从中提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同时又把生活经验本身作为一种反思和揭示,并作为批判的对象,体会出伦理、物质主义、消费、欲望、泛滥和蔓延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生态上的道德思考,和人类学上的反思。”
理性与感性并置
高炀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激情使他成为一名勤奋多产的艺术家,几年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并形成个人风格得到艺术届的关注与好评。并在国内外举办各种展览。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1999年参加意大利都灵市“国际大都灵”双年展的外围展。2000年参加欧洲艺术联盟举办的“arte al muro”展。2001年在意大利当代艺术基地举办个展及行为装置艺术。2003年在北京798举办个展及三人联展。2006-2009 年至今在中国北京宋庄举办第三至第五届宋庄艺术节作品展。
艺术家高炀接受记者采访
在采访中他指出好艺术家的先决条件并不像西方人所认为的“天性与天才”,而应是“激情,是永远爱恋画布艺术的激情,在创作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同时它还要有理性的思维控制,用文化的理性控制艺术。好的艺术家是即有理性又有感性。”激情源自于对生活的真诚和炙热,他的理性让他深刻预示到西方后现代艺术最终只能将艺术推向似哲学一般的冥想而不会再有物质性的保留。因此,他让“垃圾”说话,让“浪费”反抗,用直觉而非逻辑直接触动人类的心灵。
著名评论家贾方舟接受记者采访
著名评论家贾方舟在观看他的作品时评价到:“他的表达方式更加随意、更加自由,似乎是“顺手牵羊”,这是国内艺术家目前所达不到的。虽然是平面的架上绘画,但他融进了许多材料,这些材料使我们感应到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他生活所使用的东西。这此展览称之为“时间的日记”实际正是他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他所接触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构成他艺术品的元素,将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并不是像有些艺术家那样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
´,´
中意文化大融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接受记者采访
艺术不分国别。高炀的艺术融合了西方风情和中国元素,在他看来只有充分懂得中西方艺术,继承中西方文化传统,其艺术创作才能被历史记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高炀的作品中包含西方艺术史的脉络,从达达主义到波普艺术。对于一个在意大利生活过的艺术家,其作品具有意大利七十年代贫穷艺术的影子。对现成品的利用是达达主义、波普艺术和贫穷艺术所采用的常规策略。他试图把观念艺术的现成品和架上艺术的形式主义绘画结合起来,将现成品平面化、架上化。他的艺术是综合体,他希望在作品中实现最大作品的容量,实现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结合,将色彩和现成品拼凑成具象的形象或肖像。在材料中实现最大程度的融合。现代工业产品、日常消费品、国际化的消费品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如麻将、筛子。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式主义和观念主义之后,形成一种最大程度的融合,实际呈现当代文化混杂、融合的景观。”
接受采访的还有美术评论家鲁虹,他说:“他的绘画是表现主义和贫穷艺术的结合,这不是纯粹艺术的探索,而是表现自然风光像贝壳,以及工业文明的符号,并不断使用中国符号,如筛子、中国绘画等,这其中产生了他的某些想法。贝壳是自然的符号,将工业垃圾工业产品并置,让我们感受到工业文明和自然的冲突。高炀在意大利多年的实践,将意大利贫穷艺术很好的表现,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将意大利贫穷艺术和中国元素很好的结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典型说明了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此次展览是高炀欧洲巡回展第五站,之前曾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法国巴黎举办,下一站将在明年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
展览现场
综合材料 2010年 150×120cm-1
综合材料 2010年 150×120cm-2
综合材料 2010年 150×180cm
综合材料 2010年 200×300cm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