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支罗船头寨将冲击世界文化遗产

船头寨穴居人家

远眺船头寨
支罗船头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目前正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支罗船头寨到底有何价值?被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的可能性有多大?12月4日,记者对利川民俗文化专家、原利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博副研究员谭宗派老先生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谭老语出惊人:以支罗船头寨为首,以鱼木寨、女儿寨为辅构成的土家古寨群,具备冲击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谭宗派老先生已年近八旬,1956年参加工作,系湖北省民俗学会会员,毕生都以挖掘、传承和保护土家民族文化为己任,先后在省、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性文章30余篇,其《大水井古建筑群》一文已由国家统计局存入国家信息中心,2002年他主编《鱼木寨研究》,被评为湖北省民族学会1998至2002年度优秀著作一等奖。在任市文管所所长期间,他实地考察发现野外文物300余处。作为资深权威土家民俗专家,他先后承担了鱼木寨、大水井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
谭老介绍,支罗船头寨堪称一座天然土家博物馆,其古寨风光、历史文化远超鱼木寨、大水井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被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可能性极大。
谭老说,船头寨的磅礴气势独一无二,古寨上的72道卡门,成为通往寨顶的咽喉,可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船头寨除了这些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还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船头寨传说为玉帝仙船,因向往人间美景,偷偷来到世上,被玉帝发觉后,用支罗锁锁于群山之中。寨上寨下的老鹰洞、公公背媳妇、支罗贡米等无不充满传奇色彩。这里的文化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最显著的就是元、明朝的土司文化。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龙潭安抚司黄俊、黄中据此造反称帝,筑寨牛栏坪,自号“天城”。到黄中称帝时,寨上共有36条小路、72座卡门,36条小路汇成6条大路,从四面八方通向天城衙门坪。黄中凭借天险,他在此点状元,设天子殿,与明王朝对峙达13年之久,成为当时震动朝野的一件大事。
谭老说,支罗船头寨堪称土家山寨之王,是一部土家山寨的通史。这里岩屋奇特,民居多样,宗祠林立、石刻精湛,牌坊壮观,墓葬神奇,墓碑辉煌。以它为首,鱼木寨、女儿寨为辅的土家山寨群落,构成了举世无双的山寨奇观和土家文化,完全具备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条件。
谭老打开电脑,对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向记者逐项对照着说,卡门、岩屋、石刻等正是反映人类创造性天才的杰作,仅这一项就具备入围世界遗产的条件,还有这里的景观、建筑、信仰、土司文化,都符合世界遗产的评选要求。
谭老最后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非常复杂浩繁的工程。从文化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从形貌上也需要进行大量修复,如寨上卡门原有72座,现仅存10余座,天子殿毁损、支罗锁风化倒塌等等。
谭老最后还向记者介绍,由他主编的《支罗船头寨研究》一书,目前已进入最后较对阶段,还有一月时间即可出版。一大批国内专家在此书中撰文,对支罗船头寨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大量深入探讨和研究,它必将为利川土家山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详实可靠依据。
资料介绍
支罗船头寨
支罗船头寨位于利川市谋道境内,与重庆龙驹接壤。山寨地势险要,四面悬崖,并被三重山崖包围,“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就是山寨的真实描写。山寨共占地20余平方公里,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800米,顶峰海拔1400余米,整个山寨宛如一艘巨轮,在崇山峻岭中,劈云波、斩雾浪,昂首北去。明洪武25年(1392年),分设上下支罗二峒,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龙潭安抚司黄俊、黄中据支罗造反,筑寨牛栏坪,自号“天城”。黄中称帝时,寨上共建有36条小路、72座卡门,36条小路汇成6条大路,从四面八方通向“天城”衙门坪。
支罗船头寨现存元明支罗遗址一处(遗址由旧寨坝、衙门平、老城墙、天子殿、武台衙门、城隍庙、禹王宫、马道址、鸟经寺、状元坟、杀人坳等组成);晋隋崖墓3孔;元明天然崖墓1孔;明代关卡10座;明清岩屋、兵洞5处;清代向氏、马氏家族大型碑墓2群23座;民国碑屋1座;明、清土家学校1座;清代祠堂3座;民国庄院1座;明代石桥1座;清代石牌坊、石桥各1座;明清石板古路8000余米;民国及现代摩崖石刻4处。
在万州龙驹与利川谋道交界处,有一座四面峭壁,一径可通的古寨。远远望去,寨子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轮船,故名船头寨。明嘉靖年间,一位名叫黄中的土司在寨上揭竿起义,修筑皇城成立土司王朝,凭借易守难攻的自然天险与朝廷抗衡十年之久,后因中计被俘身亡。如今,昔日辉煌的宫殿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残砖断垣,见证着一个土司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踏访:深山探寻古寨
春暖花开。日前,记者随几名考古爱好者一起攀登船头寨。这里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唯有一条小径可通寨顶,沿途设立了数十道关卡,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临寨顶四周远眺,顿觉心旷神怡。东望齐岳山巍峨雄壮,气贯长虹;南观鱼木寨古朴幽静,温文典雅;远眺西方,矗立于巴山群峰之巅的大鸦口,绵延横亘,如天地城墙;北看人头山深情守望,地老天荒。
临近晌午,寨上院落里炊烟袅袅。一声声犬吠,划破古寨的宁静。山涧里,到处是青白青白的雾。古寨如同一艘大船,在烟波浩渺的海洋中航行。抬眼望去,从各个山崖上喷薄而出的瀑布,雪白如柱,一泻千里,如一幅色彩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去体味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冲击和宁静致远的心灵洗礼,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传说:乃是天船下凡
船头寨海拔1400余米,占地30平方公里,现有600村民。由于山形奇特,因而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它原本是天上的一只仙船,因贪恋凡尘私自下界。玉皇大帝得知,甚为震怒,特命天兵天将把船锁在凡间,并用天符镇压。从此,那只仙船便化作凡间的一座山了。
清道光岁贡张宗颜路过此处,欣然作《船山石锁歌》。诗中写道:“天船泊在绛河边,偶念红尘下大千。上帝闻之勃然怒,遣将五雷追不旋。帝曰此船深负我,堕落尘网乌乎可!以后不许天汉横,特命六甲将船锁。锁向人间不计年,镇以天符永不迁。苔钱叠印封条固,金钮又倩古藤缠,犹恐容易毁仙迹,罡风一吹化为石。”
历史:建立土司王朝
美丽的传说毕竟不是残酷的历史。据《利川县志》记载,在船头寨,曾经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土司皇帝,他就是黄中(1500—1565)。黄中的父亲黄俊是龙潭安抚使司,明朝嘉靖33年,朝廷巧立罪名将黄俊逮捕入狱。黄中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见父亲被捕,立即巧妙周旋,最终将父亲营救出狱。目的达到后,黄中立即揭义旗,修衙门,设关隘,练兵勇,在船头寨聚义,自立为皇帝。
自嘉靖33年起,黄中与朝廷抗衡十年之久。嘉靖44年,朝廷调集数十万兵力围剿船头寨,明军在船头寨重兵围攻数月而不克。这时一人进入山寨,弄舌鼓簧,自为人质诱骗黄中下山议和。黄中中计,下山被囚。士兵见主帅被俘,立即起兵救援黄中,终因敌众难挡,山寨被破,黄中在发配边关途中死亡。
旅游:极具观光价值
一场悲壮的戏剧早已落幕,寨上的许多历史遗迹也在时间与人为的双重作用下纷纷消失。但当年黄中修筑的卡门要塞,至今还有十多处遗迹被保存下来,另有衙基梁、武台衙门、天子殿、马道址、洗马塘、城隍庙、禹王宫、老城墙、杀人坳、护关寨等遗址遗迹。
“清早起来脸朝南,南方有个土老蛮。何以认识土老蛮?格里缸啷打乡谈。”这是流行在船头寨一带的民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仍保存着哭嫁、跳丧、祭祀等习俗,百姓男耕女织,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好一片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船头寨春季杜鹃花开,夏季飞瀑四泻,秋季万山红遍,冬季白雪苍茫。这里云锁雾绕,风光迷人,民风古朴,实在是一个旅游观光、考古探察的极好去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