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面向公众举办“我与考古?山西考古文化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西考古文化周开幕式剪彩

  日前,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特面向社会公众举办“我与考古•山西考古文化周”活动。
  
  作为一次公众考古实践,举办山西考古文化周的目的在于科普与传播考古学知识,了解公众对考古的认知和需求,向公众展示山西乃至中国近几十年来的考古与地下文化遗产成果,激发公众尊重及爱护文化遗产的热情,也为实现考古学和学者的社会价值提供有益的探索;此外,也希望借此机会招募一批高素质的山西考古志愿者,带动公众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益讲座现场

  本次考古文化周分为“考古学是什么”、“我身边的考古发现”、“我与考古”三个主题,内容包括举办考古类公益讲座、播放考古类电影和记录片、图书首发式、邀请山西考古志愿者参观考古遗址及沙龙座谈等。
  
  19日上午,“我与考古•山西考古文化周”在山西大学初民广场隆重开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宋建忠所长、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书吉院长分别致辞。开幕仪式结束后,在文科楼三层报告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博士为前来听讲的公众做了题为《究竟什么是考古学》的公益讲座,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有点及面的向大家介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同时提出古代文化资源应服务于当今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目的。随后,唐博士就时下的考古热点“曹操墓”从反质疑的角度做了细致的剖析,现场气氛热烈。当天下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历史考古室主任吉琨璋先生带来《风雨兼程 累累硕果——山西考古之路》的讲座,与公众一同分享山西考古学六十年发展历史,讲述山西从旧石器到宋辽金时期的考古成果,反响强烈。晚上,即在讲座会场播映美国电影《重返中世纪》,吸引了很多公众前来观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观看考古知识科普展板

  作为活动周第二天,20日上午,首先由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主讲《商周青铜器所见之动物——从神的世界到世俗世界》,将商周时期青铜器所见各种动物造型及动物纹样做了细致的梳理,会场座无虚席,提问环节徐天进就讲座涉及到的青铜艺术及考古如何惠及公众等问题做了精彩回答。下午,在山西大学文科楼报告厅举办了考古科普图书《胡商 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首发仪式,北岳出版社王灵善社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宋建忠所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张庆捷书记、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书吉院长出席了仪式。仪式结束后,由虞弘墓的主持发掘者同时又是《解读虞弘墓》图书的作者张庆捷为听众带来《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讲座,讲座就虞弘墓的发掘经过、虞弘墓出土文物以及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为了能让公众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虞弘墓的相关信息,举办方特意在互动环节对提问者进行签名赠书,并在当天晚上播放有关虞弘墓的纪录片《客居中国》,使公众可以对山西太原这一重要考古发现获得更为直观的印象。
  
  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博士主讲《最早的中国》,用直观形象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讲述4000年前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宫殿基址及文物中所折射出的文明信息,并与现场的公众一起讨论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文明开端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整场讲座高潮迭起,公众均表示意犹未尽。下午播放《消逝的王国》,该片是由山西黄河电视台根据2005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拍摄的系列专题片,许多公众留言,希望能够更多的看到拍摄家乡历史文化的影片。此外,由山西大学07级考古专业学生自制电影《清水河》也在当天上映,为活动增添了几许青春的色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与考古”主题沙龙

  22日是考古周的最后一天,同时也是志愿者活动日,新近评选的15位山西考古志愿者与20余位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会员受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位于太原东山王家峰村的徐显秀墓以及双塔寺修复陈列室的赵卿墓车马坑进行参观,现场感受太原晋阳古城边的历史遗珍。下午15时,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山西考古志愿者授予仪式正式开始,山西考古研究所宋建忠所长、张庆捷书记,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书吉院长、张原生书记以及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教研室主任郎保利教授分别为志愿者授予胸牌和证书,之后志愿者们进行庄严宣誓,并郑重签名,申强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宋建忠所长致欢迎辞。仪式结束后,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文博学院的12位考古学专家与山西考古志愿者、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会员、媒体代表以及多名热心公众进行“我与考古”主题沙龙,畅谈我与考古如何结缘,热烈讨论考古学与社会及公众到底有什么关系、考古工作者及普通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议题,三个小时的座谈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并引发大家对考古学社会责任的一些深层次思考。
  
  四天的“我与考古•山西考古文化周”业已顺利落幕,在公众考古之路上,这仍只是探索的一小步,古语言“艰难险阻,玉汝于成”,希望在考古从业人员与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文明传承及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脚步能够越走越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郝丽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