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发布省文物事业发展暨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有关情况
11月1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济南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暨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有关情况。发布会由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建军主持。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大众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山东新闻网、济南电台、济南电视台等45家新闻单位的70余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馆发布会主要发布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暨11月16日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的有关情况。
一、山东文物工作基本情况
山东以“齐鲁之邦”闻名于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灿烂,文物资源丰富。全省最新普查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泰山、“三孔”、齐长城);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省级优秀历史建筑373处;历史文化名城18座;馆藏文物121.9万件,其中一级品6623件;考古发掘标本和文物商店库存流通文物约40万件。
近年来,特别是山东省文物局组建后,全省文化、文物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全省文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田野调查工作全面完成,整体转入第三阶段—成果整理汇总阶段。截止今年10月,全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
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运河资源调查、考古发掘等为内容的大运河“申遗”工作积极开展;以申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及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内容的大遗址保护工程成果丰硕;齐长城资源调查保护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铁路电气化改造、京沪高铁等一系列大型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成就显著;蓬莱水城、岱庙等一系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科学保护。
考古发掘成果丰硕。全省累计获得国家年度考古新发现15项,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临淄后李文化和沂源扁扁洞遗存等考古成果社会反响巨大,有的甚至改变了人类文明史。
博物馆免费开放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175座博物馆中115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去年免费接待观众1700万人次。
启动全省《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工作。将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划分为七个主体功能区,完成《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片区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及鲁文化片区、大运河、齐长城三个片区保护总体规划。将重点建设鲁文化片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带动全省文物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
《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经省人大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12月1日施行,并将对该省今后一个时期文博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山东博物馆新馆相关情况
山东博物馆新馆建设,是山东文博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工程,是山东文化、文物事业发展的一大盛事,更是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丰硕成果。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山东博物馆新馆将于11月16日正式开放,届时将举办盛大的开馆庆典活动。
山东博物馆新馆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开山之作。2005年,山东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将山东博物馆新馆建设纳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成立了省长任组长,省委宣传部长、分管副省长、济南市市长任副组长,省、市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山东博物馆新馆建设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新馆工程给予了自始至终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关怀,亲自审定设计方案,调度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特事特办,对新馆工程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山东博物馆新馆工程于2007年12月29日奠基,2008年4月10日全面开工,历时30多个月的日夜奋战,于2010年6月顺利完工。新馆占地210亩,主体建筑8.3万平方米,人防配套工程4.5万平方米,广场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省级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新馆是博采众长的智慧结晶。在新馆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新馆工程集思广义,广泛借助“外脑”,吸纳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邀请建筑规划设计、材料能源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及文化历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新馆规划建设整个过程中。聘请彭一刚、张锦秋、蒋民华等7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大师级学者担纲组成了新馆规划论证、建筑设计、新能源新材料应用、陈列展览、智能化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等专家顾问组,为新馆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博物馆新馆是科技节能的“绿色”建筑。山东博物馆新馆以建设高科技含量的优质示范工程为己任,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一系列成熟、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新馆得以示范应用,成为科技含量高,优质、绿色、环保的大型公益文化建筑代表。以新能源应用为例,省新博物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56万千瓦时,能够满足新馆日常办公、主体及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的供电需求,每年可节省标准煤2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500余吨,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
山东博物馆新馆突出了齐鲁文化的特点。山东博物馆新馆展陈区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依托全省及馆藏文物资源优势,已完成《汉代画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孔子文化大展》、《明代鲁王展》、《馆藏书法展》、《馆藏绘画展》、《山东考古馆》、《馆藏瓷器精品展》、《第11届全国运动会成就展》、《鲁绣展》等11个展览15个展厅,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总长约2000米。展出各类文物1万余件,涉及玉石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0余个门类,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齐鲁文明以及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
山东博物馆新馆建设实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目标。新馆工程作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配套项目,建设工期紧、标准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施工任务重。在新馆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新馆建设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始终以质量、安全、进度、廉洁为重点,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攻坚克难,较好解决了工期、质量和安全之间的矛盾,做到了工期、质量、安全“三确保”。以“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为建设目标,用这两项国内建筑管理施工和科技设计应用的最高奖项标准严格规范新馆建设。新馆主体结构完工后,即被评为“结构杯”优质工程。国家建设部领导到新馆视察时对新馆的建设质量、建筑水准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山东博物馆新馆自6月15日开始,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全面试运行,对各种机电设备、管理运行进行全面测试,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截止到10月底,新馆共接纳社会各界观众计260余批、5110人次。社会各界领导和友人参观新馆后,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文化精品工程,令人赞叹。新馆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和陈列展览等方面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和国家级博物馆的标准,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新地标和展示齐鲁文化的重要平台。
此次新闻发布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新华社、中新社对发布会作相关报道;大众日报、省电台刊播了消息;山东卫视在《山东新闻联播》播出了相关新闻;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在《齐鲁夜新闻》进行了深度报道;齐鲁晚报、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等刊发了消息;大众网、山东新闻网对发布会进行了文字直播,齐鲁网进行了视频直播。(山东省文物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