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生《泼水节》创个人拍卖最高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袁运生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纸本线描 1979年作 340×2700cm


  本月23日,嘉德拍卖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槌,其中袁运生为首都机场创作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线描稿)以2128万元成交,成为全场的亮点,这幅作品也是袁运生本人的个人拍卖的最高价。


  该作品在预展中就引起了收藏家们的关注,袁运生的作品很少在拍卖市场上出现,而作为其艺术成就代表的线描更是难得一见,所以,此次拍出2128万元的高价也是名至实归。


´,´

        相关链接


  创作背景


  1979年新建首都国际机场的巨幅建筑壁画及其它美术创作共计58幅。从1979年的1月份讨论题材内容、进行室内设计开始,总共用了9个月时间,参加工作的同志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主,同时借调了各地的美术工作者,他们大部分是中年、青年同志,平均年龄38岁左右,正值创作的巅峰期。在张仃同志的支持下,大家团结一致,不畏严寒酷暑,放弃寒假暑假的休息,为了能使全部作品于国庆日完成,以此作为对三十周年的献礼,画家们精益求精努力工作,决心为复兴中国壁画运动的事业作出贡献。其中由袁运生创作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340×2700cm,丙烯),着重描写了傣族人民泼水节狂欢的盛景。揭示了人民热爱生命、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在傣族民俗中,相互泼水是为了洗刷被恶魔毒汁污染了的身体,同时有相互致幸福的意思。


  社会评价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完成后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其中日本绘画大师平山郁夫评价道:“这幅作品的人物处理非常成功,画的很好,背景也画的好,这么复杂的多人物大局面是不容易处理的,构图是成功的,线的技法也很好。”


  美国波士顿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科恩夫人评价道:《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作者在作品中能看到受莫迪里阿尼的艺术影响,同时又有东方韵味,他把这么多情节组织到一个画面中,而且人物各不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对画面最后部分表现泼水节后的洗涤和爱情部分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些画的出现反映了百花齐放政策的真正落实,她说:“人体美是健康、高尚的,与黄色宣传是完完全全两回事。”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同时也引起了国际新闻界的广泛热议。1979年10月12日日本《朝日期刊》发表了日本筑波大学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桑原住雄先生对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评论文章,标题是《中国新美术的潮流》。其中谈到“袁运生先生用丙烯颜料绘制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是以南方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为主题的,其中出现裸体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在装饰公共空间的壁画中出现全裸的女性形象,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完全是破格的事物,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美术的新尝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