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之名,木头装置很耐看
仔细看,木头的结疤、纹理这般空灵、梦幻 兰翔
木头房顶,只透阳光不透雨。 兰翔
有了灯光,木头也“疯狂”。 兰翔
这把“月琴”其实就是凳子。 兰翔
有青山绿水的托举,木色也鲜艳、灵动。 兰翔
火把、冰淇淋蛋筒,还是小鸟大大的窝?样子很酷。 兰翔
低碳、碳足迹、生态和谐、可持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了。大家还知道,再不珍惜地球,我们可能很快就消费完“未来”了。可是,如何才能用行动、用细节实实在在减排,绘出我们的“碳足迹”?其实,让我们的碳足迹画出优美的审美曲线,很简单。其中一项就是记住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木头——
[木头装置很耐看]
现在,在街头巷角、公园路边看到木头样的装置已经很容易了。你知道吗?我们木头从森林中走来,成为人类盖房架屋、修桥铺路,罗汉床明式椅,那是实用为主、审美兼顾的阶段;到了前些年,装置艺术传入中国,我们的另一个功能逐渐被人认识,逐渐蔚成潮流,那就是让人愉悦、快乐的审美对象——木制装置。
不论是像鸟窝、像火把样乱乱的“冰淇淋”,还是纹理颜色照我们的模样编织的灯光“森林”,它们在青山绿水之前、高架步道之下,无一例外地都迅速抓住你们的眼球:因为我们“绿色且活力”。
绿色且活力的装置巧妙地点染了青山绿水、灰色地面,世界就鲜艳且舞蹈起来,生活就鲜活而写意起来,大家的日子就惬意且诗意起来。
[木头装置很持续]
把木头做成房子、凳子和花床,成为大家的庇护所和厚实的支撑,当然是我们乐而趋之的;边角余料成了供人徜徉的灯光森林、炫丽的“冰淇淋蛋筒”,我们最为高兴,因为物尽其用且可持续,因为低碳而美丽。
当然,成为既能观赏又能歇息的“棚子”,透而不露的屋顶,美极了,舒服极了。
前些年有个不错的装置,青青的草地上放着几根百年老房梁,装置设计者称其为“缘木求境”,示意大家看着草地上的酱色原木,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人与森林的关系,其用意很深的。
[我的老家在森林]
说出来不怕献丑,在人面前,我们是弱者;于人,我们是乐于奉献的,因为我们的奉献会给大家带来审美愉悦和快乐,比如檀木、阴沉木家具、装置的那种光泽和手感,灵得!所以这几年一热再热,热到炙手。
可是,把我们从森林里拿出来,要适度;把我们制成各种物件和装置,要物尽其用:因为我们的老家是森林。出来了,那就是“游子”;伐而无度,森林将会消失。不尽其用,不约束你们的用度,美也会无处可审。
希望大家换位思考,从我们的角度来思考人与环境、人与美的事物、人的感官愉悦与生态和谐的关系,我们的生活足迹一定会画出优美的曲线,弹出美妙的乐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