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受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灵性“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展——爱德蒙·德·罗契尔德收藏”展

       相关链接:


  前言一: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展


  前言二: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展


  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央美布展掠影


  爱德蒙•德•罗契尔德收藏:从巴黎卢浮宫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卢浮宫藏意大利珍品展策展人访谈


  继与首都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合作后,卢浮宫又与中央美院合作,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11月28日,“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展——爱德蒙·德·罗契尔德收藏”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该展览是中央美院美术馆与卢浮宫博物馆的首次合作,展出卢浮宫收藏的15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版画、雕塑作品共121件,内容涉及人物肖像、创作手稿、羊皮书籍插图、建筑草图、纹样设计等多个方面。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卢浮宫文艺复兴藏品中非常珍贵的部分,其中有几件版画作品是当今世存的唯一版本,并是首次“走出”卢浮宫,还有一些作品此前从未展出过。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可与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的《骑兵与战马》、拉斐尔的《圣阿波利尼》和米开朗基罗的精彩作品近距离接触,感受大师的艺术灵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拉斐尔的《圣阿波利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列奥纳多•达•芬奇 正面:素描习作,二骑士斗龙,骑士与马,狗与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列奥纳多•达•芬奇 反面:骑在奔跃的马上的骑士,马头侧面,从马尾看过去的马


  此次展览的作品全部来自爱德蒙·德·罗契尔德向卢浮宫博物馆捐赠的个人收藏。据介绍,爱德蒙·德·罗契尔德来自17世纪法国著名的银行家族,他一生致力于纸本刻画艺术的收藏,去世后,他的继承人遵照其遗愿,将其收藏的超过3000件艺术大家的素描,逾4万件版画、手抄本及珍本书籍捐赠给卢浮宫博物馆。他的收藏系统而严谨,对于研究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展览是中央美院美术馆与卢浮宫博物馆的首次合作。中央美院美术馆王璜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卢浮宫此次之所以选择与中央美院美术馆合作,是出于学术交流与研究的角度,中央美院作为中国第一大美院,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此外考虑到多方面的深入互动,也与卢浮宫严谨的学术态度有关。双方都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进行深度的中西方艺术的对话,共同研究意大利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精神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卢浮宫”这三个字对于从事艺术与喜爱艺术的人,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在“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展”的现场或许可以找到答案。28日下午展览开幕后,展览现场人山人海,展厅入口处被前来参观的人围的水泄不通, “火爆”二字都不足以形容。恐怕在任何一个展览的开幕式,都不曾出现这样的场景。展厅内,由于藏品原因,灯光调整相对黯淡,此外展览作品尺幅相对较小,参观的观众几乎是将脸贴在作品上,观察很是仔细。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卢浮宫的藏品,这样的机会可谓难得。从展出的作品中便可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探索精神,有机会这样近距离的与文艺复兴三杰对话,在他们画面轻盈而富于力度的线条笔触中,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超越,感受艺术大师的气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于本次展出的纸本作品极为珍贵,此次展览结束后,所有展出珍品立即返回卢浮宫,中央美院美术馆为这批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在中国的唯一展出地点。此次展览截止到2011年1月23日。展览期间,中央美院美术馆还将不定期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与公共教育活动,使得该展览能够成为艺术学生、艺术家、艺术史论研究者以及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近距离欣赏与深入研究文艺复兴艺术的极好机会,并引发这一欧洲艺术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之间新的交会与对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弗朗切斯科•弗朗西亚《童子楣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德烈-曼坦尼亚-圣母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尔康托尼奥《帕尔纳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尔康托尼奥《帕里斯的评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