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应强化自主意识 避免“一窝蜂”现象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链接:


  皮力:当代艺术收藏坚持自我文化身份意识很重要


  多图: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藏品展开幕


  艺术收藏的“台湾经验”与“大陆经验”


  王一涵的理想主义情怀


  发展私人艺术收藏的社会网络


  收藏的力量 推动私人艺术收藏的公共性


  冷林:未来中国有上千个美术馆


  川军红旗扛多久?要看当代艺术扛多久


  余德耀的“积向”新理念


  澎:艺术史才是王道


  永青的“黄漂”回忆


  栗宪庭在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讲话


  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将在长沙举行


  11月20日上午,第二届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如期在成都市郫县开幕。本次年会聚集了近200位外知名的收藏家和艺术家,以及具学术性、代表性的评论家,共同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及收藏前景。开幕式上,著名批评家,第二届收藏家年会主席栗宪庭表示:当代艺术要发挥民间收藏的作用,改变并提高民众的审美情趣,真正做到现代社会意义上的“雅文化”;其次民间收藏家还应发挥其自主性及多元意识,培养艺术价值的独立性以达到全球共识,避免收藏的“一窝蜂”现象。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是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旨在逐步建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的审美标准和价值体系,培养更多收藏家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和发展,首届年会于2009年在北京举行,引起媒体及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成都地处西部内陆,“川蜀文化”独具魅力,艺术收藏的传统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都政府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都迅速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外,国内当代艺术领域最为活跃的城市。随着本土当代艺术家群体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成都收藏家开始重点关注当代艺术领域,并且从去年开始以迅猛之势,大手笔地收藏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魄力令业界咋舌。成都当代艺术藏家群体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由此可见,本届年会地点落在成都,也并非偶然,除了成都成熟的当代艺术聚集群落及美术院校、画廊的发展之气,周春芽还表示,当代艺术应该侧重在二线城市的发展。


  本次年会以主体性论坛为主,两天的时间,年会围绕《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在当代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中国当代收藏的价值标准与发展方向》、《收藏的力量——推动私人艺术收藏的公共性》、《有机的体系——发展私人艺术收藏的社会网络》、《崛起的现实——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现状与问题》和《收藏回到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立场和策略》展开讨论,栗宪庭、周春芽、吕澎、余德耀等在会上做精彩演讲。


  20日上午,第二届收藏家年会进行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在当代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和“中国当代收藏的价值标准与发展方向”两个问题的探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喆阐述了收藏家年会举办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当代艺术是文化的先进形态,直接影响了国家文化和进步与发展,当代艺术收藏家应培养开放的心态,学会与大众分享艺术,通过收藏家年会,增加藏家之间、藏家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延伸到当代艺术展览及论坛等多方面的工作。“没有当代艺术,就没有现在的艺术园区。收藏家应该具备社会性,推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及艺术产业的发展。”


  批评家吕澎从艺术史的角度,分析当代艺术的收藏标准及发展方向,他表示,一方面要注重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发展,另外就艺术家的作品而言,一定要选择具有重大艺术事件及背景意义的作品,只有对那些与艺术史发生关联的作品的收藏才是有价值的,其他个人兴趣、与历史无关的收藏完全是个人行为,对推动艺术史的发展起不了作用。冷林以梳理当代艺术市场发展为线索,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发展,也提出中国当代艺术具备的不足以为未来的发展,由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机制的不健全,也导致中国公共艺术收藏没有特定的标准,中国当代艺术还处在初级阶段,与此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个机会,由于各大藏家私立美术馆的建立,形成中国特有的社会特征,藏家应该发挥这一特色,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保持收藏的自主性与自我意识。


  敬请关注雅昌艺术网的后续报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