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古城将重现原貌

10月下旬,记者来到同仁保安镇时,有着悠久历史的保安古城修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初步呈现出明清风格古街风貌,一个沧桑厚重、古色古香的保安古城将重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切缘自一份人大代表建议,这也是同仁县政府、保安镇镇政府采纳人大代表建议的结果。

保安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明万历二年进行改建。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安城不仅是历史上一座雄踞西北的边关重镇,也是西北民族融合的见证。保安古城面积0.42平方公里,在古城及周边保留有古城墙、都司衙门、明清兵营等40多处历史遗迹。城外的铁城山上,仍清晰可见昔日烽火台及明清两代兵士驻守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道,曾经是黄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由于自然及历史的原因,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其原真性正在逐渐失去。现在的保安城虽然仍然保存了一些古城遗址,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原貌,与周边的调巢窠城遗址、吾屯长城堡遗址、郭嘛日古城堡遗址等相比,发展形势堪忧。古城堡墙体破烂不堪,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古城的现状与其历史地位很不协调。

为了继续传承保安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动再现保安古城的原始风貌。县人大代表张志杰、王绍才、贾有林等10名代表联名在县十四届四次人代会上提出《恢复保安古城原貌》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办理。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调研,向国家、省上有关部门积极反映,争取资金项目,将保安古城建设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重现明清时代古雅的青砖、汉瓦、木床风格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在多方面的努力下,2009年,项目得以立项,2010年开始实施。

据保安镇党委副书记韩志远介绍,保安古城修缮工程分为两期,一期主要实施保安大街街面部分修缮,统一建成青砖、汉瓦、彩雕、吊栏等形状的明清风格古街,并修建保安古城牌坊、停车场、农贸市场、铁城山景区。二期主要实施保安古城城内部分,恢复都司衙门、明清兵营、南北古城门、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全面恢复保安古城面貌,重现历史辉煌,为保安古城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在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观看了城外正在修复的保安大街商铺门面修复工程,一些商铺已用青砖、汉瓦装点了门面,呈现出古朴、厚重的原始古城的风貌。

待项目资金到位,一、二期项目全部实施后,一个沧桑厚重、古色古香的保安古城将重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