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刀郎木卡姆传承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之年。回顾“十一五”,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五年新疆经济取得显著成就,民生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新疆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展示这一变化,新疆电视台从12月1日起推出《我的这五年》专栏,每天讲述一个故事,关注普通人的这五年。

喊,谁都会,可要能喊出调调来,不是谁都行;转圈谁都能转,要是让你连转10分钟非转迷糊不可。不过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从8岁的小孩到80岁的大爷,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喊,都会转,现在人家不光转出了亚洲喊出了世界,领头喊的人还喊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带头喊的老人叫玉素因·亚亚,今年70岁,他们唱的这个叫刀郎木卡姆,和十二木卡姆一样,都是维吾尔族木卡姆的一个分支,刀郎木卡姆主要流传在传统的刀郎地区,也就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边缘的叶尔羌河、塔里木河两岸。现在咱们听到玉素因大叔唱的歌其实已经唱了近千年了。

刀郎木卡姆民间艺人 玉素因·亚亚:“我10岁那年在学校里每天课间操的时候都会跟小伙伴们拍着手跳舞,学校给我买了一个手鼓,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敲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几乎每天都在跳刀郎舞,当时没有想到现在能达到这个水平。”

2005年8月,维吾尔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能把刀郎木卡姆的九个乐章一点不落全唱下来,平时还带出不少徒弟,2008年老人领到了一张证书。

自娱自乐了50多年的玉素因大叔成了刀郎木卡姆传承人之后,日子也宽裕了,因为是国家级传承人,每年大叔可以从领到8000块钱的津帖,每个月还可以从县里领到500块钱生活补助。大叔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过去坐着毛驴车走村串户为乡亲们演出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几年自己能代表中国,坐着飞机满世界演出。

刀郎木卡姆民间艺人 玉素因·亚亚:“这五年里去了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比利时,这是政府的帮助我们才有这样一个机会。”

去年,县城的中心广场上多出一组刀郎艺人的雕像,其中打手鼓的这个就是以大叔为原型。已经是名人的大叔现在还有个心愿,就是让家乡更多的孩子都能像他一样成为刀郎木卡姆的传承人,为了实现这个心愿,70岁的他走上了讲台,成了县职业高中木卡姆班的老师。这些年,县里对木卡姆的保护传承越来越重视,木卡姆班向全疆招生,已经招收了第五届学生。

麦盖提县职业高中党支部书记 达娜古:“比如说今年的学生,11个学生参加大学考试,10个已经录取了,我们的学生还参加了今年第14届青歌赛。”

5年间,麦盖提县已经培养出国家级传承人2位,自治区级传承人5位,地区级传承人7位,民间艺人500多位。2010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成为我国保护非遗代表作省级地方单项立法的首例。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