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免费考验文物耐受力


近日,南京中山陵景区刚刚免费开放了几天,就传出陵区因为游人太多“被迫”关闭的消息。难道说是广州地铁免费情景之再现?在经历了短暂的为之感到惋惜和遗憾之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免费后的首个双休日,因客流量超大,园区管理方对陵寝墓室提前实施了关闭。但每周的例行关闭并非不再免费,而是为了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为了更好地为免费开放服务。
陵寝每周一停止开放
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4周年之际,南京中山陵免费开放。按照南京市政府此前发布的公告,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后,平日的客流量控制在1万人次以内,节假日客流量控制在2万人次以内。
12日是个周五,中山陵迎来了如流的参观人群,进园人数为2.7万。紧接着,免费后首个双休日的13、14日,进园人数分别达到了5.8万和5万,创下中山陵单日游客人数历史最高纪录。为保护文物安全,管理方中山陵陵园管理局不得不连续两天提前关闭了墓室。
按照免费开放计划,孙中山先生的墓室和祭堂每天下午5点关闭。但13、14日两天到下午4点前,进入墓室的客流均已达到2万人次时,管理方决定关闭墓室,仅维持外面祭堂开放到规定时间,由此加速了客流周转和有效疏导,保证了文物的安全。
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想要进入祭堂和墓室参观,正常约需排队等待1个小时。为了让更多游客进入参观,现在每一批放行的人数接近300,如果墓室挤满了,进祭堂以后还是要再等一会儿,才能进入墓室参观,整个祭堂加墓室参观时间通常也就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钟。
由于管理方积极应对、加强服务,广大游客有序排队配合管理,免费开放的头三天,景区没有发生绿地踩踏、破坏文物等情况。15日,周一,中山陵关闭了“天下为公”陵门,对陵门以北区域进行文物维护保养。但即便如此,15日当天,中山陵也迎来1.8万游客,进园人数仍远远超过平日规定上限。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此前对媒体表示,随着免费开放时间推进,前来参观游览的人将越来越多,南京市政府对中山陵景区的要求是4个不降低,“就是景区管理水平不降低,文明服务的水平不降低,生态环境的标准不降低,文物保护的标准不降低”。
能否承受大客流考验
南京市民李女士今年国庆黄金周和11月12日曾两次陪外地来访的朋友参观过中山陵。对比免费前后的景区客流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李女士说,陵寝免费开放后,游客需要在入口处依次排队进入,如果入园人数超过规定的数量,景区将关闭墓室。此外,除了在入口处通过电子计数器实时播报入园人数,让游客做到心中有数之外,李女士发现,在中山陵园林管理局的官方网站首页上,也有陵寝入口处的排队情况和已进园人数等信息,这就方便了准备前往中山陵的游客提前安排好行程。
李女士陪同的朋友来自深圳,他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说,南京给人的感觉是真有魄力,把这么有名和收益好的景区拿出来免费开放,这值得其他城市和著名景点借鉴学习。
因为免费开放,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最近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说,陵寝免费开放原则上限定为平日1万人,双休日2万人。但开放初期,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涌入中山陵,景区尽量要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参观愿望。比如,不少游客远道而来,若遇到参观者爆满的情况,限制不让进,将会引起游客的不满,也不够人性化。因此,暂时没有对入园人数进行限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仅对墓室进行了限制,当人数达到1万至1.5万人时,将关闭墓室。
而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有关人士则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表示,中山陵的游客人数当然要限制,目前限制得还不够,应当像毛主席纪念堂一样,对参观人数进行限定。他认为,孙中山毕竟也是一代伟人,中山陵也属国家级文物单位。
王鹏善对媒体说,中山陵目前很难像有些著名的文博场馆一样采取预约制,现阶段只能在每周一关闭“天下为公”陵门,进行文物保养维护,墓室排风换气,擦拭坐像、卧像等工作。而陵门以外部分,包括博爱广场等,仍然开放。据介绍,中山陵曾经两次遇到过客流暴增的情况,一次是1993年游客高峰时甚至挤塌护栏,另一次是2003年明孝陵申遗成功,免费开放三天,也迎来如潮人流。等到了明年元旦、春节时,中山陵将从景区外围交通开始彻底分流,严格限制客流量。
另据记者了解,免费开放后,减少的每年约2亿元门票收入现阶段主要是由南京市市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在确保基本运转基础上,中山陵将通过其他景点的收费,并适当开辟一些经营项目等,确保不降低下一步的服务管理水平。
冲击一日游市场
在普遍的叫好声中,中山陵的免费,对旅行社来说却是个利空。据业内人士透露,旅行社向来不喜欢免费的景点,因为门票折扣是其利润来源之一。此前在南京,中山陵给上规模的旅行社的团体票价是65元,比公布价便宜15元。加上此前已经免费的南京雨花台和玄武湖,中山陵被认为有可能因此退出当地的 “一日游”市场。
据统计,从1995年起至今,南京目前已有63%的公园免费开放。顺应此趋势,南京旅游业界的思路也在变化。已有当地的旅行社试着在网站上推出以“民国文化游”为名目的新产品,例如小型VIP团、深度纯玩团等,包括中山陵、美龄宫、总统府和颐和路公馆区等,这其中,很多都无需购买门票,但旅行社也有利润可赚。
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认为,南京旅游转型,旅行社也应该随之转型,摆脱传统的“门票经济”。他说,围绕着中山陵、邓演达墓、廖仲恺墓这些比比皆是的民国遗存,南京要形成民国文化游是有足够条件的。“一个中山陵,半部民国史,我们会把线路编排起来告知市民,打造一条民国游览线路。”
网友呼声:免费的压力是暂时的
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后,游客暴增,进而带来一些现实问题,给景区的经营管理带来一些压力,这种结果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反过来说,目前这种游客井喷的现象,其实正是以前景区高票价压制的结果,一旦免费,游客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巨大旅游热情在短时间集中爆发出来,才导致了游客数量激增,景区人流拥堵的现象。
实际上,只要景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度过这个短暂的“游客井喷期”,一切都将走上正轨。笔者一度担心的是,好不容易免费开放的中山陵,因为现在游客激增带来的压力而停止免费的脚步重新恢复收费。这就像广州地铁免费几天,因为乘客太多不得不恢复收费一样。地铁免费和景区免费,虽然一个是乘客激增,一个是游客激增,表面看上去两者是同一性质的事件,其实不然。
地铁属于交通工具,属于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但旅游却不是,它只是在人们解决了温饱之后一种精神上的更高追求。具体点说,人们外出旅游,总要选择某种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但是外出却并非一定就是为了旅游。
从中山陵免费以后激增的游客数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游客。那么,等到这些游客满足了自己游览中山陵的需要,游客数量必然会出现回落。
国内景区景点的高票价,一直备受社会各界诟病,“门票经济”也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模式。相反,通过景区景点的免费来招揽国内外游客,然后通过“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大要素来拉动旅游经济,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是振兴未来旅游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很多地方政府官员未必不明白,但是却抵不过眼前利益的诱惑,这才导致国内景区景点门票价格一涨再涨,游客的旅游热情一再被压制。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山陵景区的免费举措,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也是聪明的一步。我们希望中山陵景区能够顶住暂时的压力,更希望国内越来越多的景区景点都能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加入到免费的队伍中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