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董花瓶在海外市场以异乎寻常的高价售出

【英国《电讯报》网站2010年11月12日报道】题:中国古董花瓶在海外市场以异乎寻常的高价售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一只布满灰尘的花瓶以530万英镑的价格拍出,它的所有者一对兄妹震惊的无以复加,不得不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被发现之前,这只花瓶从20世纪30年代就一直放置在他们父母家的书架上。

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长期被西方商人控制的艺术品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

来自中国、伊朗、埃及和印度的人们迫切希望买回他们失去的文化遗产,为此不惜代价。这些国家曾经由于战乱、不平等条约或者是西方收藏者的掠夺失去了大量的文物。

来自这些国家的艺术品正在重新估价,但是并不是根据卖家的标价,而是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百万富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目前看来可以是任何代价。

据悉,在拍卖的最后阶段,7名竞拍者均来自中国,每次喊价都是以200万英磅递增。

这只花瓶最初估计价值在80万到120万英磅之间,对于来自Pinner小镇的卖家兄妹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他们从未想过的巨款了。不过这同时也说明估价在这个新兴市场上是多么的不靠谱了。

上个月,一件估价400万英磅的清乾隆花瓶在香港索斯比拍卖行被一位中国医生以2000万英磅买走。10月份迪拜佳士得拍卖行以157万英镑出售了埃及艺术家马哈茂德&<2539;萨义德(Mahmoud Said)1929年的画作《旋转舞》,而这件拍品的最初估价只有24.7万英镑。

虽然这些不见得是最优秀或者最美的艺术品,但是他们一定是由于某些原因流失的文化遗产。为了重建文化身份,购买者中不仅有个人还有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的东方艺术品交易商之一瑟普.埃斯肯纳茨(Giuseppe Eskenazi)昨天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回购流失文物。中国收藏家希望购买的艺术品要是他们过去所了解的,或者曾经在博物馆或者书本上看到过,或者在父母和祖父母家见到过,而不是英国的银器或者法国的家具。”“他们会为此付出何种代价是没有逻辑可循的。没有什么能阻拦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会不惜代价来购买。”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