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的悲摧
上海双年展大门口十分热闹
作为一位曾经的艺术媒体工作者,我当然特别关注有关今年上海双年展的评论,计有“最难懂”、“最开放”、“过度诠释”、“皇帝新衣”、“个体创造和公共领域”,bla bla bla……这些评论,我觉得都很有道理,可又觉得都差口气,只是在小圈子里论来论去,视野没有打开。我夜观天象望尽天涯,终有所得,且试与诸君分享。
话说,考虑到世博会这一庞大的存在,2010年上海双年展的举办较往年延后了一个多月。无奈人算不如天算,开幕以来,适逢大S闪电订婚汪小菲、360PK小企鹅,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年展的效果相当悲摧。
首先是宣传效果的悲摧。身处眼球经济信息扁平化的时代,引发关注是王道。同娱乐圈的文定之喜、IT界对掐比起来,中国艺术领域这一最重要的盛事连口水都没赚到。当然,若仅止于此,这一条解读未免有生拉硬拽、张冠李戴之嫌。毕竟,艺术本就曲高,当代艺术更是和寡,双年展往年也没法跟大八卦神马对撼,但是今年情形较之以往更为糟糕。
这便要说到第二个悲摧之处——主题设置的悲摧。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巡回排演”,官方阐释是这样的:“强调展览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实验性和开放性。‘排演’是排布与推演。‘巡回排演’是开放性的和流动性的,强调展览的策划情境和展开的过程,强调展览的创作与生产意识。”让我们稍稍改动一下,只需将这段话中的“展览”二字替换为“大S闪电订婚汪小菲事件”或者“360大战小企鹅事件”,看看会是怎样?是的,替换后的文字仍然说得通,不仅说得通,而且让如我这般阅读学术文字要反复好几遍损伤无数脑细胞的娱乐粉丝、IT粉丝、八卦粉丝们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啊,原来是这么个意思:这事是有背景有企划有预谋的,也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从头至尾可以参与恶搞和分析的,更是与利益密切相关、各方都能有所斩获的,结果不重要,过程要给力!
这也不能说是主题撞车——撞车是李刚儿子的事情——无论是一线明星抑或富二代,无论是安全卫士抑或山寨大王,恐怕都不知上海双年展主题为何物。那该怎么说呢?浅显的思考结论是,名人的欲望和行事之二,利益团体的恩怨情仇挟持公众,大众的八卦精神狂欢姿态,他们的合力,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本届双年展的主题。
很可惜,最给力地诠释了双年展主题的,不是艺术家整体搬进美术馆里的大祠堂工作间,不是对历史上某条著名羊肠小道的回访考察喋喋不休,不是有着报纸头版新闻照片内涵的北川青少年画像,不是三两个印度文化人的假装伪思考,总之不是双年展内的作品,而是双年展外的对掐和八卦。进一步说,也就是,当代艺术或者说当代艺术家们对现实的观看、呈现、拔高、思考,远远不如现实本身来得切题、有趣、曲折、高潮迭起,充满力量。
抽丝剥茧八卦至此,双年展的尴尬无需再说,但责任自然不应由双年展承担,从根本上说,这是当代艺术及当代艺术从业者的悲摧。崇高的总想着代替哲学社会学思考的市场价值惊人的艺术,何以会沦落到这样一个地步,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