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爱逛博物馆 热情不逊看英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英博物馆 资料图片


  英国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它们不仅是吸引海外游客纷至沓来的亮点,也是英国本地人增长见识和打发业余时间的重要选择。可以说,英国人对博物馆的喜爱丝毫不亚于经久不衰的英超联赛。


  英国有博物馆近2000家,密度之高,世界罕见。它们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馆、当地人偏爱的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帝国战争纪念馆等全国性大型博物馆,也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博物馆,涵盖了从天空到海洋、从军事到历史、从铁路到服装等方方面面。在英国10大热门景点中,博物馆占了7席,博物馆在英国的重要性以及英国人对它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位于伦敦西部的南肯辛顿地铁站总是人潮涌动,因为这是通往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的必经之地,三大博物馆的存在使南肯辛顿站成为伦敦市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站之一。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节假日博物馆的日接待量高达2.2万到2.5万人,参观者以家庭成员结伴出游居多。据统计,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游客中,60%是英国人,大英博物馆的英国游客也占到40%左右。


  正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游览的比利夫妇和孙子来自外地,尽管游走于众多展室之间令他们面露倦容,但能看到巨大的恐龙、奇异的陨石和诸多叫不出名字的展品还是让他们感到兴奋。


  比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展品。他很喜欢逛博物馆,每年都会去一两次。


  另一位家住伦敦的老者说:“我已经记不得来过多少次了,大概八九次吧。博物馆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免费开放为我的参观打开了方便之门。”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与自然历史博物馆仅一路之隔,这里没有孩子们的喧闹,参观者或在一座座精美的雕塑前驻足观赏,或流连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展品之间。这家博物馆还专设了“时装”展室,介绍1750年至今英国服饰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萨拉和女儿已经不止一次参观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了,这次她们专程来看这里举办的介绍俄罗斯芭蕾舞团1909年至1929年黄金年代的一个特别展览。萨拉说,她还是钟爱诸如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这样的传统博物馆,但她的女儿和年轻人则对一些特别展览和位于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更感兴趣。


  举办专题展览是英国各博物馆展示策划、组织能力、扩大影响力和吸引本国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收的需要。英国各大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特别展,借助网络媒体,一些热门展览在开展前就已家喻户晓。2007年至2008年,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在大英博物馆举行,展期半年。这次展览在英国引起轰动,5万张门票早早就被预订一空。


  博物馆到底在英国人的业余和休闲生活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托尼·特拉弗斯3年多前发表的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告也许能说明一定问题。


  报告说,2005年4300万英国人参观了本国的主要博物馆或美术馆,超过英超联赛和英国其他足球联赛的观众总和,将近一半的英国人每年至少去过一次博物馆或美术馆。


  报告同时指出,英国博物馆面临资金短缺导致改造跟不上等一些问题,应该予以改进,以助英国成为创意和学术强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