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于敏工笔画展今日美术馆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妆 绢本设色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空间,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越来越亢奋的生存环境,总是让你无所适从。如果有一个慵懒的角落,可以静静去幻想是不可多得的好机遇。10月30日,在今日美术馆呈现了一群以淡泊的风怀和宁静的心态独立于浮躁的时代的当代女性。


  由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太和艺术空间、山东青州书画城承办的《时节——于敏工笔画展》于10月27日至11月3日在今日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担任学术主持,太和艺术空间负责人贾廷峰策划。展览共展出于敏近年力作40余幅,是艺术家近些年来作品的首次大规模展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现场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于敏师从著名工笔画家何家英,擅以当代女性作为创作题材,继承了何家英造型饱满、高逸充盈、朴素自然的画风,却又添增了自己的特点:作品用色清新,形象大多是慵懒的、不闻世事的姿态,画面恬静而安逸,著名工笔画家田黎明评价其画风清婉而劲健。她笔下的女孩,大都处于豆蔻年华,她们来日常生活的所见。那种在瞬间的宁静中的神态,成为艺术家表达一种理想和意欲达到的境界的载体。于敏在中国工笔绘画柔顺、纤细的审美范畴里,完成了古典之“形”与当代之“意”的完美结合,温润含蓄的外表之下有着的是孤独、冷寂、爱幻想的精神气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花兮系列之一 绢本设色


  据介绍,近两年来,于敏尝试着用传统工笔的绘画技法来表现不同类型的造型,为此,展览现场展出了两幅不同于女性题材的抽象作品《花兮》及《浮生》,作品中,她删繁取简,打破了工笔绘画中对造型的限制,有意淡化了工笔绘画中对线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色块,画作清雅而恬淡。


  在开幕式上,清华美院教授杜大恺评价其画,是真实展现自我及当代女性内心的范本,题材选择具有当代情结,同时他也针对中国画目前的发展提出了问题并构想了展望:“中国画如何贴近现实?”他认为,贴近现实是中国画与时俱进的核心,“如果中国有一群勤奋的、以重彩为创作手段的画家,那么就有中国重彩画的前途。”展览策展人贾廷峰认为该展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传统画完成可以画得富有当代性,当代艺术家完全可以在传统当中吸取营养,初衷。在浮躁的时代,生活的真诚对艺术而言是重要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