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韩国临时政府主席李东宁旧居遭破坏 拆迁队称“拆错了”

昨日上午,市文物局、市规划局、市文化执法总队等部门奔赴綦江,就本报报道的綦江县韩国临时政府主席李东宁旧居被拆事件展开调查。

调查人员表示,此事件为我市区县重要抗战遗址遭破坏第一例,各区县应在旧城改造中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改口说是拆错了

据悉,綦江韩国临时政府主席李东宁旧居已作为重要抗战遗址纳入《重庆抗战遗址总体规划》,此事引起社会各界密切关注。

对于本报昨日报道的“不晓得是文物建筑”一说,施工方昨日改口称,现场确有綦江县文化体育委员会于2000年6月所挂石牌保护标志“韩国临时政府主席李东宁旧居遗址”,但由于标示不明,施工方误以为是邻近一栋楼房,所以保留下另一栋“水泥预制板结构”的房屋,而误拆了这栋“砖木结构”的老建筑。

两套方案供重建

“拆迁人员文化素质严重不合格,拆迁程序也不合法。”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认为,“误拆”一说显然站不住脚。抗战遗址保护方案,应与片区拆迁规划同步制定,不是拆迁的时候发现文物,再临时制订方案。

记者了解到,直到拆迁事件发生之后,该片区施工方仍然不清楚该规划地段还存在哪些抗战遗址或者文物单位。

吴涛表示,目前,该建筑所属面积已勒令停止施工,滨江路上堆放的老建筑木料也必须得到妥善保管。按照“谁破坏、谁保护”的原则,该遗址将选择两套方案,一是异地重建,二是原地重建,以保留下这处远东各国在渝携手抗战的重要史迹。

首例遭破坏遗址

“这次破坏事件,令人十分痛心,更是敲响了区县文物建筑保护的警钟,在片区拆迁前,一定要摸清楚文物家底。”市文化执法总队调研员游良奔赴现场后称,该起“误拆”事件事实明确,该建筑也确为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确定在2012年前完成的120个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之一,属于我市区县重要抗战遗址破坏的首例。

昨日下午,市文化执法总队联系上位于渝中区的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该馆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馆仍藏有綦江韩国临时政府主席李东宁旧居的历史图片、建筑结构图等一系列资料,如果一旦复建,将为綦江方面提供最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