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自掏腰包招待年轻人

  昨天,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件陶艺作品,将颠覆观众对陶土的原有认识:毫不起眼的陶土,经过陶艺家们的创作,破茧成蝶,展现为以色彩斑斓、姿态灵动的艺术品。


  特别有意思的是,昨天展览现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以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来到现场,因为活动没有特别的资金支持,会后,颇有老师风范的韩美林自掏腰包在饭店招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艺术家们,因为“他们太让我感动了,没有经费,但做得比中国足球不知道强多少!”韩美林不失时机地来了一把他的“韩式幽默”。


  自称“韩坚强”


  “韩式幽默”逗乐大家


  创办于1998年的“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一直倍受国内外陶艺界瞩目,本届双年展由“当代陶艺作品展”和“陶瓷绘画作品展”两部分组成,200多位参展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30多所艺术高校,并特邀了韩美林、陈家泠等多位陶艺名家参展,规模为历届双年展之最。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样的陶艺展难得一见,现如今的陶艺早就不是几把茶壶、几个圆盘、花瓶那么模式化,昨天展出的作品充满了时尚感和想象力。冯薇娜的《盛夏光年》像两条婀娜的鱼,渐变的青瓷色彩里,有着安妮宝贝文字般的清丽妖娆;李勤的《叠着的衣服》,做出了棉布般的柔软质感,几乎真假难辨;吴光荣的《无法装水的壶》,有着金属的质感,充满未来感……


  韩美林在看了展览后,连夸好,“没有经费、没有组织、没有领导,但是能做得这么好,不容易”,他还拿活动和中国足球比了一把,逗得大家全乐了。有人透露,由于展览没有特别的资金来源,每次活动韩美林都会悄悄给不少支持,昨天晚上,他还自掏腰包在饭店招待了各地来的年轻艺术家们。


  虽然台上表现得很幽默,但微凉的展厅里,韩美林却满脸汗水。下主席台时,他几乎是被两位学生悬空着架下来的,又急着找纸巾擦汗,原来,他在台上一直憋着难忍的疼痛。“天天十几个小时创作,一直站着不动,我的膝盖退化了,马上要动手术,刚才疼得我都站不住。”韩美林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连续站着创作,常年累月下来伤到了膝盖。不过,休息了一会再次起来看展览的时候,他婉拒了大家的搀扶,“不用架我,我是‘韩坚强’。”伤痛难忍的韩美林,依然不忘来一把“韩式幽默”。


  新捐作品500余件


  艺术馆下月重新开放


  昨天的现场,许多粉丝围着韩美林要求签名,他一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还有老朋友想去看看他,他乐着说,“接下来一个多月我都在杭州,特别好逮。”


  2005年,韩美林将自己几十年潜心创作的1300件作品捐给了杭州,为收藏、保管、展示这些艺术作品,杭州在杭州植物园腹地兴建了“韩美林艺术馆”。而昨天他透露,要再捐献给杭州500余件最新创作。而韩美林艺术馆原有展厅已达到饱和,为了给新作一个更好的展示环境,艺术馆于7月开始二期工程。艺术馆就如同自己的家,家里要重新装修了,韩美林当然心心念念,所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就准备呆着不走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植物园,韩美林艺术馆已经谢绝游客参观,里面正在紧张装修。办公室主任于露告诉记者,二期工程新扩建了三层共50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面积,将来会用作陶瓷工艺、紫砂和综合艺术展厅。新的艺术馆还特别增添更换了不少设施设备,观众的观感也会更好。比如,灯光全部更新为对展品无损伤的LED灯,库房则新增设了恒温恒湿设备,以加强对纸质作品的保护,而原先会带来漏水等问题的玻璃顶也被重新封建。“工程预计将于本月底结束,下个月艺术馆重新开放后,大家就可以陆续见到韩老师的新作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