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翁墩乡村委会毁西周古墩建房被叫停

当年拆房种树,而今毁林建房

提起“翁墩剪纸”,人们知道它来自于“全国文化之乡”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但人们可能不知道,翁墩乡得名于境内的一座古墩,这座古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存,当地政府早年曾经拆房种树,而今当地为解决村委会办公问题竟然毁林建房,致使古墩难以还原本来的样子。

古墩顶部毁林建房

10月16日,记者来到翁墩乡翁墩村,大老远就看到村外有一个大土堆,上面长满了高大的杨树。记者走上土堆,看到土堆顶部正中央位置是一个工地,足足有上千平方米,地基有一米多深,露出了许多树根。

同行的翁墩村村民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大土堆其实是一座古墩,工地上原来都是高大的杨树,因为建房子被砍去了一二百棵。“古墩属于集体土地,我们都不敢动,那么多杨树被砍掉十分可惜。”

据村民们回忆,今年夏季最热的那几天,村里找来挖掘机和翻斗车,一连几天不停地挖土、运土。几天后,人们就看到墩顶的树林被砍掉了一大片,然后就有工人开始挖地基,准备盖房子。

那么,是谁要在古墩上盖房子?村民们说,是村里想利用墩顶的土地盖新村部。后来,六安市及金安区有关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派人赶到了现场,叫停了翁墩村毁墩建房的行为。

古墩实为西周遗址

17日上午,翁墩村党支部书记许绍华说,村部太小需要改建,想到古墩属于集体土地,新村部建在上面可以节约良田,但刚开工不久接上级通知就停工了。据他透露,施工前村委会曾向上级党委政府请示过,加之现场没有文物部门的标记,所以才贸然施工。

那么,古墩到底有什么来头呢?记者采访了现年86岁的胡有才先生,他是翁墩乡解放后第一位教师和小学校长。胡老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听前辈说,古墩有约3000年历史,传说以前是一座烽火台,翁墩乡因此得名。1952年,政府将古墩上的翁氏祠堂改建成小学,他就在该小学教书,多年后拆掉房子又种上了树。

六安市文物局文物科杨先锋科长向记者介绍,翁墩的确是一个文物点,属于西周时期的古遗址,文物部门曾在遗址上发现过一些有价值的文物遗存,而且已有将翁墩申报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计划。

古墩易毁恢复困难

“村里为盖新村部肆意毁坏古墩,太令人惋惜了。如今既然村部问题可以通过改建老村部来解决,被毁坏的遗址为何不尽快恢复原状?”翁墩村一位翁姓村民质疑道。

翁墩村党支部书记许绍华说,从挖土到停工村里一共花掉了三四万元,损失很大,现在已没有能力去恢复古墩的原貌了。挖走的土哪里去了?许绍华说,当时村里正好在修路,就将这些墩土垫了路基。至于砍伐的树木数量,他说有100多棵,已经被当地林业部门处理过了。

翁墩乡党委书记项阳说,古墩上并没挖掉很多土,已经和林业部门达成协议,明年开春后进行绿化。杨先锋科长则表示,当初制止滥挖行为时,六安市文物局还专门下发了文件。对于古墩恢复原状一事,杨科长也估计翁墩村目前很难做得到。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