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谈圆明园修复 要向希腊罗马学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鲍玉珩教授

随着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圆明园也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参观,对于一直以来圆明园存在的争议问题,例如圆明园兽首回流事件、圆明园文物及遗址修复等焦点问题,各方人士都表达了不同的呼声,其中不乏爱国的海外华人华侨。

圆明园兽首不值得用这么大量的资金买回来

爱国华侨美国北卡洛莱纳A&T州立大学艺术系终身教授鲍玉珩向中国文物网记者说对于中国海外文物的回流问题,比如说圆明园兽首并不值得用大量的资金收买回来,“我太太给我讲了一个笑话,说兽头原来是在美国老太太家浴室里面发现的,老太太卖80美元就没人要,在十几年前,老太太搁浴室里面就拿水冲着,还有一个兽头就搁在花园里面,就跟美国石头像、紫水像一样。但是现在说是中国圆明园的文物,有爱国之心的人就买了回来捐给国家,但是绝对不值6000万。外国人就是借着中国人的这种心理,要把兽首拍卖,本来是抢去的,他现在又赚了一笔。 ”

鲍教授还补充说,也不是全部都不值得,要看东西本身,像毡子签那肯定值得。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修复要向古希腊、古罗马学习

而对于圆明园文物的修复以及圆明园本身的重建问题,鲍玉珩教授如是说:这个来讲,我觉得要像罗马,法国学,不要修复。包括圆明园不要修复,遗址就是遗址,糟蹋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包括大玄法寺不要修理。古希腊、古罗马人家对文物保护的观点和我们不一样,破破烂烂就是破破烂烂,你看这种破破烂烂没有必要修复。都很好,这样你看着也舒服,这个石柱,就这么个样子,烂了就烂了。圆明园就这样挺好的不要修复了。现在来讲有些东西已经不存在了,比如说把河底挖了变成水泥底,这样来讲就不好。那河水要能够渗进土地里去,这样还能起到自动净污的作用。这点就向法国巴黎学习,法国巴黎塞纳河曾经有人提出来,塞纳河太脏了,把塞纳河的河底全部变成混凝土的,清理也好。当时环保的一些专家说绝不能这样,土地有一个渗透作用,而且保护着河水清洁,塞纳河只是在离赛纳桥的五米这个地方有花岗岩的,河底绝不能设称混凝土河底,这不是环保,而是破坏了生态平衡。结果塞纳河不允许扔脏东西,同时它有三层水的循环过滤。上中下,塞纳河现在干净多了。圆明园这个地方确实应该变成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而且它已经申报了一个联合国文化遗产。

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不修复并不是说不保护,要保护这些东西,保护它原来被侵略的时候烧成那个样子。这些东西是应该作为历史见证,不应该再复原圆明园原貌。这是一个民族的耻辱,应该永远让人记住。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