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场秋拍引燃“红色经典”烽烟——“六朝艺宴”专场拍卖力推红色经典美术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钱松喦《长城万裡无限风光》估价:30万—40万


  有着沉甸甸历史分量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众多买家的追捧。从2005年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成交到2007年春季陈逸飞《黄河颂》以4032万元的天价成交,再到2009年秋季中国嘉德推出的“新中国美术”专题夜场拍卖中,红色藏品大放异彩,该专场近50件作品总成交额高达1.38亿元人民币。这些,都预示了“红色经典”已经成为拍卖场上的宠儿。10月23日,南京首场秋拍将拉开序幕,此次江苏嘉恒推出的“六朝艺宴”近现代书画专场是以单元专题形式献拍,其中“红色经典”专题中的几十件名家精品备受藏家关注。本报就“红色经典”专题拍卖中的热点问题专访了南京天府永藏文化公司艺术总监周志平,以飨读者。


  记:从近几年我国艺术市场的走势来看,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受关注程度极高。为什么现在市场如此垂青红色经典题材的艺术作品呢?


  周:那是因为“红色经典”作品多是产生在上个世纪的特殊年代。那个时代的主题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艺术家当时的创作心态严谨,感情纯真,没有物质上的羁绊,完全是凭着一股革命热情投入创作,创作过程中凝聚了艺术家数月甚至数年的心血,是那个时代的精品。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红色经典题材艺术品受到市场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记:去年秋拍中,蒋兆和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1904万元高价成交,可见红色藏品已然成为拍卖市场炙手可热的焦点。“红色经典”题材美术作品的价格高涨又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呢?


  周:“红色经典”指的是1949年至1965年,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由于特殊原因,这批作品存世量非常少,因此近年来升值较快,被一些收藏家认为是“绩优股”。


  红色经典题材作品屡屡拍出高价也和拍卖大环境相关,从基本面上来看,这是受书画拍卖市场近年整体走势的影响。去年以来,中国书画市场迈入亿元时代,进入书画市场的藏家激增,成交额急速放大,纪录不断刷新,不管是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还是古代书画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趋势。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红色题材水涨船高也是自然结果。


  记:量少、独特是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共同特征,当然收藏者的怀旧心理对于“红色题材”作品的走俏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从目前拍卖市场走势来看,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请您给收藏爱好者谈谈“红色题材”作品的投资建议。


  周:“红色题材”与中国艺术的特色有关,是一个特别的领域,其收藏价值取决于其所包含的特殊的价值:一般而言其中的历史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同时,艺术家自身的地位还是由其艺术造诣所决定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应该是互相补充的,离开了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是否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就是个疑问。对于“红色题材”作品的收藏,艺术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和投资目的进行取舍,主要是根据作者是否名家、题材是否有时代特色、笔墨工夫是否到位三原则选择自己中意的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郭沫若《寄语中国工艺美术》估价:80万—120万


  记:本次“六朝艺宴”书画专场拍卖中,有几十件红色经典题材名家精品,其中更有几件拍品是首次露面。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六朝艺宴”专场拍卖中“红色经典”单元都有哪些作品值得藏家期待?


  周:经过一年多努力,这次我们征集到具有重大历史题材的原创作品几十件。有钱松嵒的《长城万里无限风光》、《江上宏图》、《韶山》;陆俨少的《井冈山》;魏紫熙的《韶山灌区》、《三湾枫树坪》;林散之的《王杰日记》等。几乎每件作品都是历史的再现,勾起人们对那些年代的回忆、思索。而这其中陆俨少的《井冈山》、钱松嵒的《长城万里无限风光》、林散之的《王杰日记》最值得收藏家期待。陆俨少的《井冈山》创作于1978年,陆氏山水的大气磅礴在此件作品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件不可多得的精品。钱松嵒的《长城万里无限风光》多次著录出版,更有其女的鉴定题跋,这件作品有望在众多藏家追逐下拍出一个新的纪录。林散之的《王杰日记》更是堪称神品,这件作品题材与书风相得益彰,时代特质明显,在传世作品中未见其右。作品落款处看见日期是1965年冬,这时林散之67岁,正是创作精力旺盛之时,离王杰牺牲仅仅数个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散之《王杰日记》估价:15万—20万


  这次“六朝艺宴”专场作品绝大多数来源有序,均出自名家珍藏或多次著录于画集,我们努力给收藏者打造一个放心平台,让藏家买的放心,我们给买家的服务理念就是:“六朝出品必是精品”。


  记:据了解,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近几年由于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这类藏品的征集已进入了困难时期。尤其是早几年拍出的一些佳作,都被收藏家珍藏,不愿出售。这次“六朝艺宴”一下推出如此众多的红色经典题材作品,必将引得藏家“火拼”,请您分析下红色经典作品未来的市场发展及前景。


  周:红色经典题材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美术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这类题材的经典藏品十分稀少,一般说来有较高艺术水准和史料价值的主流革命历史题材艺术品仅有千余件,而且大都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因此在艺术品流通领域,它的数量较之其他题材自然要少得多,其身价倍增也就不足为奇了,相信随着中国书画市场的不断发展,追逐这个特殊题材的藏家将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在高速发展,随着红色经典题材美术作品上升空间被完全打开后,相信更多的拍卖纪录会诞生。就拿陈逸飞的《黄河颂》来说吧,这件作品1996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出128.5万港元,震惊了中国画坛。想不到10多年后,此画身价竟已翻了近30倍。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红色经典作品拍场受宠程度,经典的作品永远会给我们演绎“经典”传奇。


  六朝艺宴专场拍卖会将于10月21日拉开帷幕,预展时间为10月21日至22日,拍卖时间为10月23日,地点均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