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70大寿 张晓刚带来学生时代"压箱宝"

张晓刚《大家庭》系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晓刚《大家庭》系列

张晓刚毕业创作《暴雨将至》草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晓刚毕业创作《暴雨将至》草图

张晓刚虽已是艺术大腕,仍不忘母校之恩-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晓刚虽已是艺术大腕,仍不忘母校之恩如果说我人生中了一张彩票,那就是当年考进四川美院。 ——张晓刚

在今年9月的2010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中国大陆艺术家张晓刚2006年的作品“大家庭系列”,以95万美元、约合3000万新台币的价格售出,成为今年台北艺博会上售价最高的作品。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张晓刚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以5218万成交,这也刷新了他个人作品的拍卖成交世界纪录。10月15日,这位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艺术大腕”将回到重庆举行个人展,这也是张晓刚1982年从川美毕业后第二次回重庆办个展(他人生的第一次个展也是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的)。时逢四川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张晓刚也将首次曝光一批珍贵创作手稿、照片为母校献礼。

首次曝光“大家庭”手稿
此次“张晓刚:灵魂上的影子”展览是其1982年从川美毕业后,首次回重庆办个展。展览时间刚好遇到母校四川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展览也收集了张晓刚自川美就读30多年以来重要的“背后的故事”,其中包括重要作品草图、阶段作品手稿、通信手稿、重要历史照片、访谈影像资料等近200件。应母校的邀请,张晓刚也将在15日回到重庆,参与母校校庆,另外也将亲自为个展揭幕。

众所周知,“大家庭”系列作品为张晓刚博得广泛关注。1993年,在经过一年多的沉淀后,张晓刚开始画一些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而随后找到一批“全家福”的老照片,让他产生画“大家庭”系列的想法,此次张晓刚就将展出其创作“大家庭”系列的照片素材,其中许多照片都是首次对外曝光。类似于这样的珍藏作品在此次个展上还有很多。

压箱之作 进校第一幅作品手稿
据“实验报告”的策划执行人韩小姐表示,目前近200件展出作品还正在进行装裱,其中就包括张晓刚进入川美油画系所画的第一幅作品创作的手稿,这绝对是他的压箱之作,若不是此次个展,将很少见到;而张晓刚的毕业作品《天上的云》使他在艺术届初露光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为了创作这幅画,张晓刚曾多次到阿坝草原写生,积攒了上百张速写草图,此次展览就从中精选予以展示;另外《失忆与记忆——张晓刚书信集》中的通信原件,也可以在展览中感受到艺术家们通信时的乖张乐趣。

回忆母校 进川美就像中彩票
韩小姐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晓刚对于此次个展相当看重,我们在前期沟通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我人生中了一张彩票,那就是当年考进四川美院。’因为那一年整个云南省就2个人考进川美,只有他考进油画系。所以他对川美的感情相当浓厚,这次的个展他压箱未曝光的,或者极少曝光的作品太多了。”

目前所有的作品都已经运抵坦克库,正在进行装裱和展场布置。而张晓刚也将在明天抵达重庆,亲自参与布置会场。开展当天,张晓刚还将为新近出版的书信集《失忆与记忆》进行现场签售,书中所选编的部分书信原稿也将在展览中展出。

建工作室 张晓刚亲自指点后辈
另据韩小姐介绍,坦克库每年都会不定期举办年轻艺术家的个展或群展,同时在场地费用做出减免。另外也会由坦克库出面,邀请收藏家、策展人、画廊老板等前来观看展览,并与青年艺术家举行文化沙龙,期待从中发掘新星。另外还会邀请“腕”级艺术家来提携青年艺术家,韩小姐说:“我们已经与张晓刚、王广义等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并邀请青年艺术家到工作室中进行创作,届时他们的创作不仅会得到这些大腕艺术家的指点,还可以跟他们一同办展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