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强:十年内文房类拍品不可能超过宫廷拍品



文房类拍品想超过宫廷拍品,我认为至少在十年之内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在十年之内,我看不到我们整体社会的欣赏品味会朝着文人雅玩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取代帝王崇拜的情节?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作为一个新进场的藏家,首先要看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收藏,如果是投资,如果仅仅是出于投资,我认为收藏宫廷的东西,增值的幅度将来回报可能会比较大。


即使现在宫廷的东西不便宜,起点较高,但是,贵没有关系啊,有钱人都喜欢,有钱人喜欢的东西市场的价格空间就大,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有钱人进入的还是少,就那么个别几个人,如果说进来的人增加一倍,这个价格可能又有很大的变化。如果让我单纯从投资角度来说我肯定还是买宫廷的东西,只是宫廷的东西比较少,单价都比较高。


文房,我是觉得还是要自己有一定的欣赏水准,按古玩行的一句老话叫“货卖爱家”,你爱这个东西,文房杂项有很多东西是没有价格标尺的,同样一个东西,比如同样一个案头摆的一个小的摆件,不同的人看它的价格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文玩类的东西往往是仅此一件,不是成批生产的。我喜欢它或者是我看它特别顺眼,特别好,我就会出很多钱,而另外的人看它也许就觉得很便宜。这不太像乾隆宫廷的玉器大多是图案、规制很近似的,瓷器更不用说了,比如赏瓶、玉壶春之类的,在当时都是成批烧制的,行家不用看东西都能告诉你什么价格。


从文房的这个特点来看,捡漏的机会是有的,你看了一个东西很喜欢,可能是很便宜的价格买了,放到另一个拍卖会上会有人比你更喜欢,或许出很高的价格买。而玉器、瓷器,目前来说是很难检漏的,因为价格太透明了。


文房摆件,文房清供,这种文人把玩的东西,它的价格是有很大的弹性的,就是不同的人给出的价格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个也是很多人喜欢在文房的专场里边去捡漏的一个乐趣所在。


 


 

【编辑:小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