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开发商的铁锹更可怕的是集体失忆
近日,“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的墓碑被吉林瀚星集团雇来施工的工人推倒了,因为这里要建一个高尔夫球场。幸亏网友发现并发帖谴责,工人已再度将墓碑扶正。(10月8日《新文化报》)
在这个神奇的时代,开发商无所畏惧,神圣的私产挡不住他们的铲车,抗日英烈的亡魂同样难以抵挡他们的铁锹。面对扶正复原的将军墓碑,尽管将军的外孙张先生略感欣慰,但我则不无忧虑,将军的墓碑到底还能在北山挺立多久。因为据我所知,国人太健忘了,别以为此刻网上舆情汹涌,成千上万的网友在同声谴责开发商的不义行为,但时隔不久,此事与冯占海的名字马上就会在公众视线和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例为证。虽说冯将军的墓系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所建,但自1963年9月建起至今,并没得到很好的保护。报道称,墓地建起不久即被毁,骨灰不知所终。现在的墓地其实是1965年建起的衣冠冢。另据09年12月16日《新文化网》报道,作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知名抗战将领,冯占海的墓地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12月11日,10多名《中国记忆论坛·吉林版》的网友们想去祭奠将军,竟不知墓地何在。咨询吉林市一些史学专家,都不知道冯占海的墓地。
联系此番当地政府将此地块出让给吉林瀚星集团建设高尔夫球场,更能明白一点,即使是政府部门也没把将军墓当回事,说不定还不知道此地乃将军的埋骨之处。待到事发,可能迫于舆论压力,吉林市政府的相关人员才来到此地,告诉工人看好此墓不让再动了。所有这些,均表明一点,如果不是此次将军墓碑被推倒让人重新记起将军,抗日名将冯占海其实早就被当地官员和百姓遗忘殆尽了。
此种集体失忆不是吉林一地独有,全国各地都是如此。比起冯将军来,他死后政府还能为其建墓碑(这主要得益于他解放后担任过吉林的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周总理批的),3000余名战死在宜昌的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将士就没那么幸运了。9月2日《中国新闻网》披露:
月前,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宜巴高速公路工地施工中发现许多遗骨。经当地文史专家考证,遗骨应为抗战时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将士遗骸,该地埋葬的数量至少有3000余具。他们没有墓碑,甚至连姓名都不可考。这是抗战将士的悲哀,更是今人的悲哀。
还有比这更悲哀的。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65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一部反映抗战时期湖南常德保卫战的电影《喋血孤城》,8月19日起在全国各大影院同时上映,可周末四天的票房仅为120万,大部分影院不到4天就将其撤下。我与友人赶在夜晚去看这部电影,均被告知,已改在白天放映了。待到第二天下午花半价买到电影票,进入影院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偌大的影院只有4个观众,气氛与当时的冷气一样寒意袭人。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抒写了一部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民族史书,但无论是英雄事迹还是英雄人物大多被国人忘记得差不多了。既然国人在抗战问题上患上了集体失忆症,“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被人遗忘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现在,我所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像关注冯将军的墓碑那样,关注千千万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所有民族英雄,无论他们属于哪一个派系,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作者:王学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