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大师展精湛技艺
昨天下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的“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校园”暨第二届北洋文化节上,面塑艺人王玓、泥塑艺人逯彤、糖塑艺人张福海三位津门本土的民间艺术大师,与天大师生见面交流,并各自展示了精彩技艺。三位艺人所用材质虽然不同,但其艺术作品却都同样传神生动。
原在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王玓,退休后潜心专事面塑。她的面塑以人物为主,造型准确、细腻优美、形神兼备。与山西面花先塑形后上色的工艺不同,王玓的面塑是将色彩直接揉入面中,而为了提高雕塑效果延长保存时间,王玓还专门研制出了可以永久存放的精细雕塑面。在座谈中,王玓现场教授学子制作面塑人物的手部。手是人物雕塑的一大难点,而王玓对此尤为擅长,她制作的手部大小不到2厘米,但五指分明、匀亭有致、姿态优雅,其技艺之精湛。
泥塑艺人逯彤从艺至今已有50多年,其作品风格粗犷奔放,刚柔并济。他带来了最近在北洋美术馆展览中制作的几只泥塑小鹿,每只小鹿不过寸许,以细细的竹枝做腿,用两片瓜子皮做耳,取材信手拈来,但那小鹿对母鹿仰头孺慕的姿态,逼真动人,尤其让女生们“母爱”爆发,赞叹不已。逯彤的泥塑在传统彩塑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雕塑的营养,其作品《藏女》曾在央视2套的鉴宝栏目中当场拍出2万6千元的高价。
糖塑艺人张福海则是纯粹的草根出身,凭借着奇思妙想和孜孜探索,把传统的平面糖画发展为立体糖塑,又将最初的单色、单体糖塑演变为多彩的组合式糖塑。他的糖塑作品以动物、昆虫、蔬果等农家常见的题材为主。职业钳工出身的张福海,研习糖塑技艺完全靠的是个人兴趣,“要是只靠这份手艺生活,也就勉强能过个温饱,但我觉得,传承这门技艺不能从金钱上考虑,我只想着把这门民间艺术保护起来,别让它从咱手里断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