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观众尽享艺术北京之美
2010年“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启动以来,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10位摄影师,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记录北京城市特色、人文生活,以及建设世界城市的前进步伐。图为法国著名摄影师菲利普3日在新建成的国贸三期330米高的顶层拍摄北京。本报记者 戴冰摄
“十一”长假里,大批中外观众走进中国美术馆,观看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本报记者 孙戉摄
国庆长假,在中国首都北京,尤其是在北京著名的美术馆、艺术区,时常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面孔。他们徜徉于无需语言翻译的中外艺术作品间,不仅亲近了艺术,也无形中亲近了北京这座色彩缤纷的城市。
以“生态与家园”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昨天在中国美术馆落幕,展览带来了85个国家的500余件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综合类作品,集中展示世界美术家对地球生态问题的艺术思考,该展不仅引来了众多中国观众的观展,更引起了众多国外观众的共鸣。
“北京的展览很特别!”挪威小伙子皮特几乎不放过每一件展品,近观、远瞧,还不时微笑着。皮特说,这些艺术品和大自然连在一起,看着画中的河流、绿树、山脉,如同经历了一次愉快的旅行。
一口用青砖堆砌起来的“井”旁边围满了观众,中国艺术家常虹的影像装置《乡村情》正在井下循环播放。船帆点点,小鸟鸣叫,石阶蜿蜒,小巷幽幽,好一幅令人难忘怀的乡村图。来自美国的小女孩苏珊今年才5岁,她一直俯身专注地看个不停,“屏幕上有小鱼,太好玩了。”小女孩悄声告诉妈妈。
德国人Jochen说,他在上海工作多年,即将结束工作回国,北京国庆之旅为他的中国行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国是我永远热爱的国家,我已经不记得到过多少地方了,最近我刚刚结束新疆的旅行。”在这位德国人的眼中,中国画和中国山水一样,最令他震撼。“我不是艺术家,只是个工程师,但是我感觉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中国画与5年前相比有了不同,更新鲜。”
这个节日,不仅中国美术馆等美术展馆涌动着快乐的外国观众,在798、22院街区等艺术区,外国观众更是蜂拥而至。
在22院街区的今日美术馆,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调节器——2010第二届今日文献展”没有挡住外国观众的脚步。展览不仅有当代艺术家隋建国、岳敏君、朱金石、王鲁炎、汪建伟等在内的46位中国艺术家参展,更有意大利著名“贫穷艺术大师”雅尼斯孔奈里斯、英国著名雕塑家理查德狄肯等国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一位外国观众对别致的展示空间赞不绝口,还为展览的强烈视觉冲击而激动。“这些作品很关注人内心深处的思想,也关注生态主题,我很喜欢。”
街边咖啡馆品咖啡、小餐馆里相聚用餐,798艺术区的秋日黄昏最美,也最有味道。
在桥艺术空间,贾平西画展正在举行,《日东月西》长13米、宽2米;《太阳从东边出来》长9米、宽2米,超大尺寸的画幅令外国观众啧啧称奇。来自美国的奥德森说:“798画廊的布局可以让艺术家的作品得到充分表达,展览空间更简朴、更人性化。”
在香港朋友的引领下,来自加拿大的缪其第一次逛进了798,半天的行程结束了,他总结道:“这是个平静的空间,每一栋楼外观看起来很旧,但非常迷人。”他认为,798的展示内容很宽,有雕塑、中国画、油画,还有装置艺术;有现代的,有旧派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现代和传统艺术的融合,这也好似北京这座城市的缩影。
画一幅素描作为798之行的纪念,是许多外国观众的共同选择。俄罗斯少女亚娜身着紫上衣、牛仔裤,面部线条优美精致,浑身充满了青春活力。亚娜一落座,很快引来行人驻足,大家的目光甚至遵从一致的路线,从亚娜脸上再回到画家的素描纸上,“真像!”路人的赞叹亚娜好像听懂了,少女的微笑更美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