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创意生活——两岸汉字艺术节特别报道二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汉字要进入百姓生活,需要创新。在文化创意上,台湾启动的早,积累了一大批的人才和经验,而大陆的市场,大陆现在对文化创意的渴求,刚好双方可以搭起桥来,让两岸的文化创意进入到汉字领域,让汉字做出让中华民族子孙、让世界人民喜见乐见的产品,这也是汉字走出去的重要方面。”


  你想过把汉字做成项链、丝巾、衣服、柜子、椅子吗?你知道汉字可以在生活中变出多少创意魔术吗?今天,如果你对汉字还停留在纯粹书写工具的观念上,那么赶紧去看一场汉字创意展吧。9月16日至10月15日,作为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的推广活动,“乐活汉字”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展览以“汉字创意生活”为概念,倡导在传统汉字文化中,融入时尚的生活理念。


  在这场展览中,活跃在两岸当代艺术创意尖端的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以包括汉字家居、汉字服饰、汉字雕塑、汉字瓷器、汉字装置等多种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意生活设计品,引领观众跳出扁平的汉字视觉审美传统,丰富汉字创意设计的内容,尝试创造新的汉字设计语汇,以崭新的形式提起人们对汉字的情感,唤醒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陈曦利用汉字形、义、音的变化及别解,使时间数字和谜底相扣合,创作出了《汉字谜的视觉研究》系列作品。台湾建筑师姜乐静将书法家董阳孜的作品发展为空间艺术,其设计的董阳孜书法的生活家具,让人们看到了书法艺术的延伸和应用。还有日常生活中早已进入百姓生活的汉字服饰、汉字骰子、汉字瓷器,看了无不让人备感亲切。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造字方法,然而更深层的,它们揭示了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想象力。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为艺术品,是人类文明最为抽象、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台北当代艺术馆前任馆长、著名策展人谢素贞表示。


  其实,传统社会的民间美术以汉字作为文化载体,日常用品也以汉字作为装饰的例子多不胜数。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在“无纸化”办公方式的今天,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能够有效地把“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体进行维护和发展,如何留住汉字书写的精神意蕴,已经成为一项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


  如何激活“汉字”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进而让“汉字”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这一方面,台湾显然走在了前面。2009年底,在台北举办了6届的“汉字文化节”,推出文创市集,将汉字文化与创意产业结合,推出超过50家、上百种文创商品。2010年,高雄举办“好汉玩字节”,将汉字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和时尚创作的元素,其中更规划了汉字市集与汉字展览,带动了一股汉字时尚的风潮。


  2010好汉玩字节的艺术展演内容包括汉字与科技、时尚、空间、设计、商品开发、装置艺术等,活动主要分成“汉动未来馆”、“字娱娱人馆”、“玩物尚字馆”、“字里行间馆”、“字摸馆”等五大主题馆,还有“字物柜”、“好吃街”、“汉字相对论”、“名人讲堂”、“大汉仔”等周边活动,使用复合的媒材和多元观点来探讨汉字艺术,让历史悠久的中国汉字文化融合创意与设计,上演一场既复古又时尚、融新汇旧的文字创意庆典。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汉字要进入百姓生活,需要创新。在文化创意上,台湾启动的早,积累了一大批的人才和经验,而大陆的市场,大陆现在对文化创意的渴求,刚好双方可以搭起桥来,让两岸的文化创意进入到汉字领域,让汉字做出让中华民族子孙、让世界人民喜见乐见的产品,这也是汉字走出去的重要方面。”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