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回应观众 解答《山楂树之恋》五大疑问

  周冬雨并不像原著中写的那样身材错落有致,有些早熟,为什么选择了一个和原著中有这么大差异的静秋?

  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可以很艺术,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我看了6000个女孩,实在找不到和原著中一模一样的静秋,那我只好寻找一个符合大银幕注重面孔表现力的女孩,这个女孩,不光要漂亮,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青涩。周冬雨就是,未经雕琢,自我意识懵懂,做事情经常流露本能。她的青涩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天然的,很纯净。

  影片为什么会频繁用黑屏字幕做串联,这样不会觉得很突兀吗?

  因为我不喜欢太长的电影,我拍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必须有取舍,因为电影后半段窦骁和周冬雨两个人越演越好,我希望整部戏着重表现的就是老三和静秋两个人的爱情,前面的戏看起来又没那么重要了。为了不影响影片的连贯性,就用字幕的方式来串联起整部影片。这也是很多观众更喜欢影片后半部分的原因。

  原著中有激情戏部分的露骨描写,是为了保证“纯爱”才在电影里去掉这一情节吗?

  我想每个导演对纯爱的理解都不同,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有没有激情戏并不是一部电影纯不纯的界定,影片中老三和静秋虽然躺在一张床上了,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这种表现形式和中国影视作品限制级有关,我不愿意去做那个突破的人,点到为止,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就好。

  《山楂树之恋》和《我的父亲母亲》同是文艺电影,但前者好像打破了从前张艺谋电影的强烈视觉风格。

  我有意识地区别这两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抒情更外化,直接表达浪漫和美。但《山楂树之恋》是一个绝对干净纯洁的故事,我希望用最朴素的画面和语言来还原这份最纯粹的爱情。就像有一场戏,老三骑着自行车带着静秋,我们拍了好几组热烈快速的画面,但最后这些都没有用。我希望《山楂树之恋》是娓娓道来的,而不是激情过后留下空虚。

  自行车相当于那个年代的宝马了,老三骑着宝马,静秋需要什么老三就变着法地送她什么,这会不会让老三看起来像个富二代?

  老三是个情圣,原著中也是这样写的,他喜欢静秋,想办法给静秋买她需要的所有东西,这也是恋爱中的男孩子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了。再有自行车是他租来的,为了驮着静秋去看脚伤,戏里没交代,但我得说明一下。这些更能表现老三对静秋无微不至的爱。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