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臭味都没有 熊猫粪便竟成艺术品!
用10多公斤熊猫大便制成的17件雕塑作品昨日亮相
昨日下午,17件特殊的雕塑作品在成都K空间画廊展出时引起现场一阵轰动。规格如存钱罐大小的雕塑分别表现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熊猫、考拉等可爱的卡通形象。而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作品的最外层沾满的竹叶小碎片竟然是熊猫的大便!华西都市报记者赶到展览现场,发现不少观众已经将这些特殊的雕塑围个水泄不通。据悉,这次艺术展是一向以“熊猫人”自称的先锋艺术家赵半狄发起的“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活动的一环节,而这些熊猫大便作品则是由成都市青少年宫的17位孩子们创作,指导老师和创意来源正是来自成都著名雕塑家朱成。
大便展览用艺术的手法化腐朽为神奇
用熊猫大便做艺术作品的材料,这是从来没有听说的情况。朱成昨日在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用熊猫大便做艺术作品,确实是艺术领域内的首次探索。其实在参与赵半狄发起的这个活动之前,我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众所周知,熊猫的食量很大,每天排出的大便量也很多。我去熊猫基地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他们正讨论怎样充分利用熊猫大便变废为宝,比如要做成纸之类的。当时我就灵光一现,产生了用艺术的手法将熊猫大便完成一次‘化腐朽为神奇’。我将这些想法跟赵半狄一商量,他非常支持,于是就先在他发起的‘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活动中尝试一下。”提到会不会担心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耍噱头等等看法,朱成说:“我丝毫不担心。艺术本来就是不断要打破禁忌,如果一味拘泥于传统观念,就没有艺术的创新。当代艺术,尤其是观念、行为艺术一直都比较容易招来误解,这是很正常的。”同时他也诚恳地解释说:“不要一提到大便,就觉得恶俗。熊猫的大便很特殊。熊猫的全身都是宝。它是一种很纯粹的动物,它唯一的食物来源就是竹子,整个消化系统非常简单。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
那种脏臭。我真的亲自闻了,一点臭味没有,反而有竹子的清香。这次我指导这些小孩子玩雕塑,他们玩得很尽兴,这种童心无忌的精神非常可贵。”他还透露,自己以后会继续尝试用这种特殊材料做雕塑作品。比如我可能会用熊猫大便创作断臂维纳斯、大卫等经典雕塑形象。”
制作过程没用化学材料,是真正的原生态
熊猫大便究竟是怎样变成艺术品的呢?说起制作过程,朱成透露说,“这些雕塑作品上所运用的熊猫大便全是经过一些自然的处理,比如将之清洗、晒干成为现在看到的竹叶小碎片。我专门去熊猫基地取了10多公斤熊猫大便。这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但是他们知道我的艺术家身份并且听了我的艺术创意之后感到很新奇也很支持,所以我才能如愿。”看到自己制作的雕塑作品在画廊里展出,来自成都市青少年宫的初一学生肖可语显得非常高兴,她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一开始听说要用熊猫大便做雕塑,心里还挺别扭的。但是真正看到熊猫大便原来就是晒干的竹叶小碎片的时候,我才发现熊猫大便不像想象的那样,而是非常干净。”她还对记者说,这些作品是他们17个人在朱成老师的工作室内花一天时间做成的,大家参与兴趣很高。而提到制作的过程,她详细地介绍:“先用泥土捏成一个原型,然后再上一层石膏泥,最后再用植物胶将熊猫排出的碎竹叶(也就是熊猫大便)粘在外面。”朱成补充说:“整个作品没有运用一点化学材料,是真正的原生态。”
而据活动发起人赵半狄介绍,“这项活动是号召全国孩子们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力为社会献爱心的公益活动。至今已经收集包括台湾孩子创作的一两万件艺术作品。预计最终将选出500件作品于11月14日将在河南省美术馆展出,并现场进行拍卖,收入所得将在黄河边建设一座孤老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