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市将彻底消失 "南城土著"纷纷网上怀念(图)

 

    “估计今年底将拆迁完毕,花市胡同将彻底消失了。”近日一位网友在老北京网上发帖说道,这也勾起了不少老北京人对花市的回忆。昨天记者来到花市上头条看到,花市地区仅存的一条小胡同,如今已经剩下了区区十来户居民。

    “并不是家家都做花,那还得了。”在胡同里一位老居民对记者说,“解放前,这里有不少作坊,解放后有的还在做花。到了七八十年代,就很少有人做了。”而老北京的花市,就是以绢花、料器等手工艺品闻名。

    随着北京城市的改造,花市地区随着周边大街的扩建,一部分被拆迁,在2001年前后,一大批居民随着两广路的拓宽,率先离开了老花市。

    老邻居们回忆,2000年整个花市地区,北到崇文门东大街,南到两广路,西至崇文门外大街,东至白桥大街,几乎全都是胡同和平房。南北之间,有一条东花市大街穿过。随后东花市地区开始了拆迁改造,2005年前后,整个花市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花市枣苑、富贵园、国瑞城等小区相继竣工。不过,靠近崇文门十字路口的花市上头条和崇文门东河沿,各有数百米的胡同保留了下来,而花市上头条实际上只有北侧没有拆除。对于两条胡同当年没有拆迁的原因,居民们有着两种说法,一是“开发商没钱了”,二是“南边小区的规划没有包括这里。”

    “半年前还没什么人搬走。”胡同里的一位年轻女居民说,“就这半年之内,走了很多人,应该是因为政策好了些。”居民们介绍,最近三个月内几乎每周都有几户人搬走。两条胡同剩下的居民院已经屈指可数,其他的地方都变成了拆迁的废墟,大部分的树木还保留在原地。

    由于花市早年居民很多,花市遗存的上头条、崇文门东河沿,也成了许多老北京人心目中花市地区仅存的“遗迹”。有的网友将两条胡同的照片发在了网上,引来不少网友的怀念,包括一些中年老居民。“生在花儿市长在花儿市,50多年了,没想到你先走啦。”网友“南城土著”感叹道。

    ■新闻背景

    老北京的花市


    清朝中期,花市地区已成为北京生产销售绢花等手工艺品的集散地。由于崇文门在老北京的通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崇文门外的花市地区不仅成为了绢花等手工艺品的集散市场,而且成为了鲜花的市场。一些手工艺人也都住在这里,如曾经给皇宫进贡仿真葡萄工艺品的“葡萄常”家。随后这里建起小区,而花市枣苑小区中的一处地下室,被作为花市地区的历史展览馆,保存着一些风格古朴的手工艺品。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