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北川擂鼓八一中学

  9月16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了北川擂鼓八一中学,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份免费文化大餐。值此“9•18”事变79周年之际,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借助现实文物向学生们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同时,通过参观文物、参与互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北川擂鼓八一中学是“5•12” 汶川特大地震的受灾单位,两年前济南军区4.5万名官兵千里赴川抗震救灾,接受了在灾情最严重的北川羌乡第一镇——擂鼓镇援建一所新学校的任务,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感人乐章。如今校园里明亮的米黄、红褐主色调中嵌入了羌族独有的青色羌片石、羌族图腾等民族元素;飘逸的膜结构、古朴的装饰柱与寓意深刻的雕塑、富有军营特色的大门互相呼应;自然形成的冲沟经过绿化改造,形成了优雅别致的“读书园”和“国防园”,在这里羌族文化、军营文化和现代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这里的师生们对军人有着无比崇高的感激与仰慕之情。为此,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革命文物,珍贵的张大千墨宝以及唐代复制文物等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四川博物院还向学校捐赠了1000多册书籍和体育用品,表达亲切慰问。
  
  学校分批组织师生参观,通过参观加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让同学们唤起记忆,纪念先烈,牢记历史。驻足在一张张革命历史展板、一件件国家一、二级革命文物前,加上专业讲解员生动的讲解,所有的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此外,工作人员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智力小游戏,引起了他们的无限兴趣。
  
  同学们表示,通过参观他们会更加珍惜校园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像红军那样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大胆创新,更好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擂鼓八一中学向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赠送了“传承中华文明 关爱羌山学子”的锦旗。据悉,此次北川之行是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开馆以来的第十二站,下一站“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将走进少数民族地区继续开展活动。(四川博物院  撰稿:张衡 赵卿  摄影:赵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