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万名群众“残历碑”下纪念“九一八”历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沈阳群众冒雨纪念“九一八”

冒雨纪念九一八 展“勿忘国耻,振我中华”的横幅

天空低垂,秋雨冰冷。9月18日,在“九一八战争”79周年之际,从清早开始,辽宁省沈阳干部群众、工人、农民、学生、解放军等社会各界一万多人,纷纷来到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在残历碑广场,在国耻警钟前,在纪念馆,缅怀英烈,铭记国耻。

18日上午,尽管秋雨冰冷,从博物馆入口到停车场,排队参观的人流数百米。从年过九旬的解放前老战士到十岁左右的小学生,个个表情凝重。不少参观者,不时用手机对博物馆内反映日军暴行的实物、展板,进行拍照。

在残历碑广场,有人自发制作了写有“勿忘国耻,振我中华”的横幅,数千名参观者冒着淅淅沥沥的雨,在横幅上签名,表达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奋发努力、振兴中华的决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18日上午,醒目的残历碑广场前,人们纷纷在“勿忘国耻,振我中华”横幅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

立“残历碑” 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醒目的残历碑广场前,来自辽宁昌图县的房先生,高高举着自己制作的木牌,上门书写着黑色的大字:“勿忘国耻,还我船长”,表达对日本政府无辜扣押我我渔船船长的愤慨之情。房先生每年9月18日,都会来沈阳“九一八”纪念馆。这次制作了标语,一早就赶到沈阳。他只告诉周围人“姓房”,当被问到叫什么名字时,“我只是一名中国人”。房先生说。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连日来,每天都有上万名各界人士,到“九一八”纪念馆铭记历史。

沈阳每年都举行鸣警撞钟仪式,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今天晚上9:18分,沈阳警种将再次鸣响,9天马路、18条大街,将拉响警报,汽车长鸣。

79年前的9月18日,沈阳北大营烽烟骤起,日军炮击北大营,中国人民14年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从此打响。

位于沈阳市柳条湖桥,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为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残历碑”,1999年又扩建成“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残历碑”,整个建筑高18米,宽30米,厚11米,用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