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典藏文明之光
“文溯阁宝”青玉章-印文
时间:2010年9月16日——10月15日
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延禧宫
内容简介:集中展示出见证中华礼仪制度的文物原件及复制品。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引导大家感怀汉字历史的壮丽诗篇,畅游汉字艺术的时空旷野。
回溯到千年以上,每个汉字的“履历”都可以说是一个故事,使人回味良久。它的流传如空中飞鸟,既具实在的形体,又来去无踪——由集体的“文”到个体的“字”,从书写到书法,由传抄到印刷,这期间交织了实用与个性,衔接了瞬间和恒远。在每一幕自我成立的汉字“表情”的变易中,我们通常可以读到一部完整的历史。
这部历史里有记载字形演变的故事往谈、时俗移易,同时,也有将符号本身物理成形,乃至字迹湮没过程中呈现的传播方式的嬗变。汉字的魅力来自于“变”,“字”的概念和“书”、“传”紧密相连,一方面,语言文字的流传远播缔造了中华文明共有的底色,另一方面,个性化的书写和字迹的转移也不断创造出新的差异和特别的魅力。
在这样的流程中,汉字同时具备了两种不同的属性,其一,汉字固着于媒材的表面获得了物理的属性,书卷之美,抑或金石铭刻的威仪莫不源出于此;其二,字迹又具有“虚有”的特征,它通过“痕迹”而暂存空影,不断成形而又被持续擦去,那些不复存世的字迹,将在后人的摹写和追忆中获得再生。
汉字,汉字,记录着古老文明不辍弦歌的汉字,就这样不断由流传和磨灭,在一次次完成自己生命历程的同时垂之后世,成为人类文明共同保有的珍贵符号。
展览中各章节介绍
宏典
历史上的“阅读”并不总那么通俗轻松。不管是私人撰述还是官修性质,各色公共“出版”清楚界定了文字书写的“规范”,辨明了正体、通体和俗体的角色和定位,它们对于文化正统、政体权威以及社会纲常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铭鉴
因为有了记录重大事件的铭文,从实用目的解放出来的器物变得空前重要。因为有了敦重高贵的器物,文字中蕴集的深言大义将可以传之后世,所谓“因文而见器,籍器以传文”。铭文超越了语言的实际功用和物理载体,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特殊象征。
印存
印鉴早先是君主和贵族的专有器物,最终却让社会一般人都可以拥有。秦汉的印玺便于携带,可以挂在身上作为身份的证信,日后,它们逐渐演变成了文人志趣的代言,这些印章是书房案头的清玩,它们是书画款识的一部分,并成就了汉字的篆刻之美。
勒石
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常常能看到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的碑刻,意在与“天地同寿”。这种立于秘府和庙堂之外的纪念碑,无外乎“记事”、“记功”、“记德”的功用,它是统治能力的誓词,国法乡约的见证和文治武功的彰显。
规仪
在“国家文书”的发展中, 纠结着汉字“标准”和“改革”的变奏。大规范和小个性的并存,对于中华民族在“求同存异”原则下的统一意义深远,大量的典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礼赞
“功绩铭于金石”。从夏禹的时代开始,竹帛和金石上的文书就已经传唱着文明的颂歌。那些刻画在昂贵材料和公共建筑上的字迹,在“不见之见”中支撑起了宏大的群体价值,并与天地伦常融为一体。
胜迹
无论是钟鼎契刻还是碑石勒铭,都不可能像它们的缔造者想象的那样永垂不朽。时易景移,留在天地中的字迹日渐磨蚀,映衬着世事的倏忽变迁。类似“赤壁怀古”的字迹和书写,是千年一叹的见证,它们使人们感受到自己肉身的渺小和自然规律的无情,
书韵
从原刻、墨书,到拓片、丛帖,一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信息“传移”的现象,特出的手工制作转化为大规模且同质的抄送,类似的需求导致了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对于世界的杰出贡献。在一本本散发书香墨韵的典籍中,汉字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并由此启迪后人。
文房
“铭之金石”不仅联系着永垂不朽的愿望,也折射出每个书家的情趣和寄托。笔、墨、纸、研共同服务于个人化的书写,在服务于个人目的的同时带来了个性的追求和个体的情趣,文字书写成为一个文明的最高艺术门类,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起居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汉字作为一种文明的表达形式,也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中国人,它使庸常的饮食起居也得到提升,变得格外富有意味。带有祈愿内容的汉字附作在日常器物上,不仅代表着吉祥的意义,也体现了巧夺天工的中国传统工艺水准,显现了无穷的创造智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