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庆中秋迎国庆”文化活动邀您参与共赏
中秋佳节和国庆节日渐临近,由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文物局、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我的北京我的家”2010年“庆中秋迎国庆”系列文化活动将全面展开。系列文化活动以“月圆人圆、家和国兴”为主题,包括19项重点活动和各区县组织的近200项文化活动。主办单位希望通过推出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推动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
互动参与活动9月21日起展开
9月21日晚,系列文化活动的启动仪式暨中秋祭月赏月活动将在月坛公园举行。当晚,月坛公园内将举办“月色怡人”赏月演出,各界群众代表200余人将围坐圆桌共赏中秋之月。同时月坛公园内将现场搭置完全仿古的“月坛祭台”,通过“夕月盛典”祭月演礼展示中秋皇家祭月礼仪。在天香苑至祭台途中,还将为“国泰民安”民间祈福活动设立几棵“团圆祈福树”,现场观众可以把心愿和祝福写在“团圆扣”上,用红丝带挂在祈福树的树枝上。 22日,月坛公园将对市民开放,部分活动仍将继续。
21日,中华世纪坛也将举办诗意中国——北京中华世纪坛国际原创诗会。届时,来自美国、伊朗等国和我国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20多个城市的诗人将对月诵诗、品茶、赏菊。朝阳区文化馆将邀请区内100个来自不同社区、不同背景的中外家庭在文化馆广场上拍摄全家福照片;100个家庭也将带来自己的礼物,赠送给敬老院。北京民俗博物馆也将开启持续3天的中秋民俗游园会,参观者可以亲手画兔儿爷坯、制作月饼、玩民间益智游戏。
22日中秋节当天,市文联将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境处举办“我的北京我的家——文化国门”展演活动。艺术家们不仅要展示传统书法、绘画、民间工艺,还要表演歌舞、相声、魔术、杂技等,让即将走出国门的中外宾客感受浓浓的中华传统节日氛围。贯穿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的第三届“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将举行赏月晚会、中秋文化论坛、北宫彩叶节、长辛店镇大枣采摘季、千灵山登山节等五大系列活动。
124场演出280项展览讲座推出
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曲剧团等市属院团将上演《赤壁》、《下鲁城》、《牡丹亭》等经典剧目共124场。北京歌舞剧院、中国杂技团等市属院团还将进行“周末场”演出34场,把精彩演出送到近郊及远郊区县的剧院、剧场。纪念徽班晋京220周年京剧传承系列活动也将于国庆节前夕开始。
两节期间,首都博物馆、保利艺术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博物馆、宣南文化馆及孔庙、国子监博物馆等13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将推出280余项展览、文化讲座、民俗表演、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的中秋民俗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的活动。
多媒体联动共抒中秋情怀
9月20日晚起,北京卫视将连续三天播出《大家说中秋》节目。21日起,北京电视台网络中秋晚会将正式登陆北京电视台网站和各大门户网站,《月上紫禁城》、《月圆青春梦》、《月洒万家情》三台晚会不约而同选择了“网络”或“草根”作为自己的亮点,在网络上征集写给未来的一封信,通过网络视频找寻才艺达人等活动将陆续上演。
目前,北广传媒所属的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城市电视、地铁电视、户外大屏、北京党建频道等新媒体平台已开始播放中秋节宣传片,预计覆盖观众总人数将达2亿人。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重点网站也将在各自的网站开设中秋节专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开始了“家和万事兴,天涯共此时——‘家和月圆’”中秋广播专题报道。
相关新闻
卡通兔儿爷成中秋节形象大使

已在北京流传了800多年的中秋节,如今有了形象大使——卡通兔儿爷。昨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外进行了公布,奥运福娃设计者之一、2011年兔年邮票设计者吴冠英担任设计。
为了唤醒人们对节日中传统礼仪、传统形象的亲近,也为居民节日消费提供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有关部门想为中秋推出一位形象大使。相比传统泥塑兔儿爷,这位形象大使更卡通、更可爱。它保留了传统兔儿爷的装束,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执药杵,但减少了背后的令旗或伞盖,也不再骑着麒麟、狮、虎、鹿、象等瑞兽。
中秋节供奉兔儿爷是老北京特有的风俗。相传京城曾爆发过一场瘟疫,玉兔知道后下凡,走遍京城在井水中投放治病的良药直至瘟疫祛除,人间百姓出于感激尊称它为“兔儿爷”。民间艺人将兔儿爷拟人化,并成为中秋拜月供奉之物。
北京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兔儿爷形象已完成版权登记。这个形象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欢迎感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前来洽谈,利用兔儿爷形象做进一步的文化开发和旅游商业开发。
相关:
中秋节供奉“兔儿爷”是老北京特有的风俗。相传京城曾暴发过一场瘟疫,玉兔知道后下凡,走遍京城在井水中投放治病的良药,直至瘟疫祛除。人间百姓出于感激尊称它为“兔儿爷”,供奉它为祛灾除病之神。而后民间艺人用泥塑造出兔首人身的形象,并成为中秋拜月供奉之物。
我的“兔儿爷”突出“爷”
昨天,记者采访了设计者吴冠英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设计新兔儿爷的?
吴冠英:应该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查阅了各种资料,开始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比较卡通的形象,但是被专家和领导否了。文化局要求新兔儿爷形象更应接近传统。现在的设计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的审美观念。最终经过了多名专家的审批,不过总体来说,这个设计要比奥运福娃更容易一些。
记者:我注意到新兔儿爷在眼睛、眉毛等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有所差别,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吴冠英:传统与现代还是具有审美距离的。我问过一些年轻人,他们觉得传统兔儿爷形象在眼睛、眉毛等方面不是很好看。我有意加大了头部的比例,而眼睛虽然设计成了鱼形眼,但也是传统的延伸,在古代的壁画人物里,眼睛就是这样子的。我是把传统兔儿爷和人作为参照的,而不是参照兔子,我要把兔儿爷塑造成一个孩子的形象。有意让他严肃一些,是因为它是兔儿爷,那也是北京的一个“爷”,要有“爷”的气质。
记者:新兔儿爷采用了站姿,而不是传统的坐姿,这也是因为审美的原因吗?
吴冠英:化坐为站,这样让它发展到相关用途的设计中,有利于增加别的元素,更好地开发利用。
兔儿爷改良:越改越不凉
“新兔儿爷挺传统的,就是眉毛有点不对”,30岁的林博说。作为一名兔儿爷制作者,这位辽宁来的北漂笃信一句话:在传统上创新更多的兔儿爷形象,才会有市场。
2007年,林博便在国子监西头开了间15平方米的铺面房,制作和销售兔儿爷。对于兔儿爷大使,林博认为这个形象肯定能够得到人们的喜欢。不过他还是习惯性的挑了点毛病:“眉毛设计得不对,眼睛距离太大了……”
但是他觉得新兔儿爷的设计想法印证了自己一直的观点:传统加现代,兔儿爷才有出路。其实,眼下正是他制作兔儿爷最忙活的时候。在他的店里,既有骑老虎这样的老兔儿爷,也有一些诸如盖被窝的兔儿爷娃娃等新兔儿爷,此外还有能捣杵的活动兔儿爷。
曾经在单位里从事美工的林博并没有过拜师学艺,完全靠自己琢磨,他的创新灵感却来自老兔儿爷:模仿过去,创新未来。
新老兔儿爷三大不同
昨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及推广“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形象。400多年的“老兔儿爷”现如今有了新的模样。与老兔儿爷相比,新兔儿爷的服装服饰、色彩搭配以及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更丰富。而据记者观察,新兔儿爷大体上继承了老兔儿爷的血统,但是也有三大不同点。
■姿态 老的站着新的坐着
市面上最传统的兔儿爷形象就是它坐在老虎上,随后又出现了坐青龙、坐梅花鹿等各种坐姿,总之一句话,“老兔儿爷”离不开座儿,更像一个神。
而新的“兔儿爷”大使则是双脚落地,笔直而立,右手执杵,左手端带,仿佛正在上朝的大臣,更像一个人。
■面相 老的脸谱化新的娃娃脸
“老兔儿爷”眼睛小,眉毛竖着,面色白中透粉,恰如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所描述的“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简单地说,“老兔儿爷”的面相更具有脸谱化。
“新兔儿爷”浓眉大眼,眉毛金色且呈八字云头状,面色如淡金,与“老兔儿爷”木讷的神情相比,“新兔儿爷”则不怒自威,像个小大人儿。
此外,就头部与身体的比例来说,老兔儿爷的头部偏小,而新兔儿爷则突出了头部特征。就精气神而言,老的有些臃肿;新的则显得利落。
■工具 老的有药罐新的只有杵
老的兔儿爷形象中许多都是同时拿着药罐和药杵,以符合月宫白兔捣药之说,而新的兔儿爷形象则只用了一个药杵。(北京青年报 满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