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而高雅的贝壳收藏
两枚收藏精品“鳄鱼争食”(左上)和“老鹰下山”(右上),就是今年7月底在海口市水产集市一次性觅得。
贝壳也可以成为收藏品,你想得到吗?
在欧美,这类收藏风气之盛,人群之多,藏品交易量之大几乎可与集邮比肩,更有众多图文并茂的杂志和专著颇受“贝迷”热捧。知名的私人或皇家贝壳博物馆,观众络绎不绝。
目前有记载的贝壳种类已超过10万种,而有收藏价值的就多达3万种以上。当今大多数贝迷所收藏的类型往往是色彩艳丽、品种独特或者形状奇特的贝壳,宝螺、鹦鹉螺、法螺、夜光螺……都是常规玩法。
然而,我却另辟蹊径,五六年前迷上这一收藏时起,就一直锐意寻觅那些在海水中天然长成,表面带有奇特纹理、构成美妙画面的宝贝。
几年来我乐此不疲,至今已拥有二三百枚藏品,当中不乏惟妙惟俏,酷似自然界中奇妙山水、栩栩如生动植物,甚至形神兼备,呈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精品。
广东沿海贝壳种类多达数百种,但据我观察,适合从中选择得到美丽天然纹理的仅为生长在深海或浅海的四五种而已,例如贵妃蚌、沙蛤、花蛤等。
收藏贝壳虽又脏又累,却是一桩精细活。还是活体的贝壳被搜集带回时,都是泥迹斑斑。要先用软毛牙刷清洗表面泥垢,再剖开剔肉,养在盐水中,搁到阴暗处一个小时左右,待活蚌露出蚌首呼吸兼喷射水花时,就可开始剖开剔肉。先在地上铺好布垫,坐上小板凳,双手离地少于一尺,以免失手落地贝壳跌碎。剖开后以钢签剔去贝肉,水洗至清无浊水。因贝壳体薄,全程注意用力轻柔均匀,勿施重压。
此后捞起贝壳,趁其水渍未干,天然色泽鲜艳,纹理清晰,拍摄留影乃最佳时机。因为贝壳一旦离开海水,接触空气,欠缺海水中盐分和矿物质的滋润,加上温度和光线的急剧变化,水中原本绚丽无比的贝壳花纹会随之黯淡褪色,壳体日后亦会收缩变薄,令你兴趣索然。
如何保存主要由依附表面的微生物所构成的鲜活贝壳色彩,对“贝迷”而言至今仍是一道难题。
趁其颜色依然鲜艳,拍摄留影便成为贝类收藏的又一主题,心得和收获不浅,兼且开创出一片收藏新天地。
为了便于记忆和欣赏,对每一枚寻觅到手的“宝贝”,我都在一番仔细端详鉴赏之后,甚至搜索枯肠,画龙点睛地分别为它们配上一个形象生动富于寓意的名字:双鳄争食、老鹰下山、山村夕阳、沙滩情侣、带枪的人、山僧面壁、皮草模特、高山飞瀑、双人舞、天鹅湖、活火山、独秀峰……奇妙逼真的画面,渗透着天然质朴之美,虽非丹青,胜似丹青,二百多枚藏品,在我眼前展现出一片来自浩瀚海洋,多姿多彩的天然艺术世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