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大众媒体时代 文化需要逃离“秀场”

众多媚俗的戏谑、恶搞的现象,首先是对严肃文化中的思想性、拯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嘲讽,也是对商品化赤裸裸的投机。
我们要处理好时尚娱乐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坚守艺术创作的道德力量和文化关怀,勇敢地承担起当代文化的公共责任。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众媒体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是将“舞台”延伸到生活现场。这是好事,但也潜藏危机。
许多人都看过一部由金·凯利主演的电影《Truman Show》,意思是“真人秀”,中文译为《楚门的世界》。这部影片就是一个关于大众媒体时代生活危机的隐喻。
楚门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演播室。从出生开始,他生活的角落隐藏着5000多部摄像机,把他生命的分分秒秒直播到外面的世界,无数观众实时收看他的“生活”。人们因其真实而被感动,完全忘记这个生命,从本质上成了众人的“玩偶”。楚门的生活是用来被观看、被娱乐的。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中,真人的世界是否就是一场真人秀?
如今,真人秀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舞台上。媒体进入了一个不再是“表现生活”、而是直接“制造生活”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开始怀疑现实,越是对“真”存疑,就越是沉迷于媒体之“真”的展示之中,进而,对“真”的存疑贬值,转为对“真人”当场作秀的依赖。而那种直接指向生活和历史本质的艺术之真,则被抛向九霄云外。
另一方面,媒体时代的观众就这样被训练着,越来越乐于沉迷在媒体制造的事件之中,沉迷在观看的浅表化和娱乐化之中,最终完全迷失了自己,迷失了人最可贵的自我感受力和判断力。
今天的文艺创作、文化生产正面临着时尚化、娱乐化、游戏化的考验。某些消费的倾向正在催生出一种“娱乐至死”的说法。我并不反对文化的游戏和娱乐功能,但要将游戏与戏谑区分开来,将娱乐与娱恶区别开来。在一味娱乐化的潮流中,出现了众多媚俗的戏谑、恶搞的现象。这首先是对严肃文化中的思想性、拯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嘲讽,也是对商品化赤裸裸的投机。戏说的实质,是以貌似的率真来游戏人生,以自谑谑人的方式来恶搞艺术,在消解历史神话的同时,借助视觉奇观和故事奇观的假象,制造出一个个新的时尚和市场神话。
时下常常使用“文化消费”这个词,我更喜欢用“文化欣赏”。文化欣赏,指的是在一种本质严肃的精神交流中获取心灵美感;而文化消费,更多的是指在感官上一种物化的直接占有和享乐。正如,拥有名画的藏主,未必比懂画的观众看到的更多,心灵的感动本来就与是否拥有和消费无关。
曾有一位同学问我:“《红楼梦》难懂,看的人少。《西游记》易懂有趣,看的人多。今天的文化艺术能否多创作一些明白易懂的作品?”我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有着多种需求和喜好,有喜欢缠绵的,有喜欢诡奇的,不应该以“易懂”为标准,更反对文化上的“削峰填谷”的现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