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记录历史变迁——周建根访谈

周建根简介:苏州市古城拍摄记录志愿者协会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1969年出生,现供职于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阳澄湖支行。2005年起学习摄影,喜爱拍摄纪实、人文、风光及“保护文化遗产,记录历史变迁”等题材作品。摄影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和报刊上发表,并于近期在苏州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个人影展,年内即将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

中国文物网:苏州古城拍摄志愿者协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目前有多少会员?
周建根:苏州古城拍摄记录志愿者协会源自2007年8月成立的苏州古城拍记队,于2008年6月依法在苏州市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成立。两年多来,协会坚持以“保护文化遗产,记录历史变迁”为己任,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正式会员60多人。
中国文物网:苏州古城拍摄志愿者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协会的宗旨及工作内容是什么?
周建根:苏州古城拍摄志愿者协会是由热爱文化遗产的志愿者依法自愿组成的,以拍摄、记录和保护苏州城市、农村的文化遗产和记录历史变迁为己任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协会以“保护文化遗产、记录历史变迁”为根本宗旨,团结各行各业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摄影摄像爱好者,为苏州文化遗产保护、留存苏州城市档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贡献力量。

中国文物网:苏州古城拍摄志愿者协会主要组织了哪些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周建根:从2007年8月起,开展苏州“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拍摄记录志愿者活动,累计集中拍记80余次,参加拍记1000多人次,完成20万余张照片、近24小时摄像资料、近6万字档案材料。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3个文化遗产日,协会(筹)配合苏州市区文保所在苏州博物馆举行“苏州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图片展”,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多方面的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之后,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图片展分别走进平江历史街区和各区文化中心展览。
09年起,基本每月组织会员对苏州老街坊、老建筑进行拍记活动,完成了对平江路、白塔东路、白塔西路、祥符寺巷等街巷的拍记,记录了很多街坊改造前的原始风貌照片,对苏州扩建中将要消失的新郭村进行抢救性拍摄,记录了其未被完全拆毁前的风貌,起到了记录历史的作用。志愿者对苏州市改造重点项目——葑门横街、桃花坞片区改造前都进行了及时的拍记活动,主要对其原有风貌及人民生活现状进行记录和拍摄,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协会还组织对苏州周边地区进行了多次拍记活动,如周庄、锦溪、贺九岭、东山古镇、相城御窑等,使得协会拍记不再局限于古城区内,也不再局限于对古建筑的拍摄,让拍摄内容更加多元化。
今年7月,在协会的积极策划和运作下,一本展示拍记成果的《古城记忆》应运而生,它系统记录了平江、阊门、山塘等历史街区和桃花坞文化片区以及东、西山古村落,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对“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近期协会还进行了专题分组,分别把历史街区、名人故居、古镇和古村落、摩崖石刻、大运河古迹遗址、昆曲、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及水乡服饰等更多的内容纳入拍记对象,会员们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有序地开展各项专题拍摄活动。

协会在拍摄、记录的同时,还致力于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志愿者们的辛勤努力引起了社会上广泛关注,赢得了很多赞誉。苏州古城拍记队荣获2007年苏州古城保护志愿者先进团体,还在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广电总台联合主办的“苏州骄傲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获得提名。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单位和各大网络先后对协会的各项拍记活动进行了系列的报道和宣传。

中国文物网:苏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城市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作为民间文保者,您认为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古城风貌?
周建根:苏州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古城风貌的保护。作为一个民间文保者,在拍摄、记录的同时,更应致力于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成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的补充,在向居民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同时,还应向政府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见解,以一个民间文保者的良知,尽到一个民间文保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我们的拍记活动中,发现了很多极具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就及时向市文广新局等部门提交多份建议报告。其中,《关于将悬桥巷47号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的建议》得到了市区文保所认可,并于今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西山东村古村落亟待保护》得到了市政府和吴中区政府的重视,目前,东村保护性修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对苏州的许多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如平江路、山塘街、桃花坞历史片区的改造中,我们都能通过各种途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并把广大的民意进行及时的反映,使一些传统的东西得以保存下来。

中国文物网:民间组织注册比较困难,民间文保组织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也不多,咱们协会是怎么做到成功注册的?您认为一个民间组织要想成功注册,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给正在走注册之路的民间组织?
周建根:一个民间组织要使自己的身份取得合法化,并能合法地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成为一个社团组织,是一件应当努力去争取的事。我们一直实实在在地做事,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事,同时在协会内部管理上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我们还请当地文保专家参与我们的活动,很好地融入当地文保部门的活动中去,始终注重与媒体的沟通,以居民群众为基础,这样在当地社会就会有一定的知名度。从2007年8月成立拍记队,到2008年6月依法在苏州市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成立,才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靠的就是我们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
一个民间组织要想成功注册,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在协会筹备阶段,协会筹备组在广泛征求会员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协会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经费报销办法》、《理事会制度》、《议事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和内部管理上的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推动协会业务活动步入正轨,协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文物网:一般情况,在民间开展文化保护工作难度会很大,协会是怎么克服困难的?您认为协会应该怎么做,以后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更大的发挥作用?
周建根:坚持我们协会的宗旨,确定好协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夯实基础,实实在在地做事,很好地融入社会,深入群众,成为政府部门主导的文化遗产保护有益的补充,融洽好和当地政府部门、文保部门的关系,聘请文保专家学者指导参与我们的活动,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支持和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的协会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壮大,道路也会越走越宽,才能更大的发挥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