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的“淘宝网”: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开业

  在收藏界淘宝时有句俗语,“北有潘家园,南有朝天宫。”南京的朝天宫古玩市场,曾经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古玩市场。但近年来随着上海、杭州等城市集约化运营的古玩市场不断出现,朝天宫古玩市场逐渐失去了“华东一哥”地位。朝天宫古玩市场虽然在南京市博物馆大门口运营了近20年,但由于缺乏管理,古玩市场于两年前酝酿搬“家”。昨日,重迁新址的朝天宫古玩市场在进行了2个多月的试营业后正式开业了,全新的朝天宫古玩市场将通过努力再现昔日辉煌。


  面积扩大了!


  350家商户,是老市场的十倍


  朝天宫古玩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耀文告诉记者,原朝天宫古玩市场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店铺总数仅30余家,迁新址安品街79号后市场室内面积达7000平方米,分4层空间,有店面200多间、开放式柜台200节,同时容纳商户350余家,在满足原朝天宫全部业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面向全国吸纳部分优质客户进驻经营,目前出租率达99%。为保留古玩市场传统练摊特色,市场还专门在一层开辟了2000平方米的户外练摊空间,再加上四楼整层和三楼部分空间都将用于练摊,总摊位数2000多个,无论室内商铺面积还是练摊规模均比原市场扩大数倍。不仅如此,市场全新配备了空调系统、中央语音播报、24小时电子监控等,整体软硬件标准已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为商户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经营环境。


  管理更标准了!


  开设古玩“淘宝网”,引进维权制度


  由于古玩的特殊性,“不打假、不退货、不换货”是早已形成的行业潜规则,完全杜绝赝品的存在非常困难,目前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古玩市场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在消费者权益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市场如果忽略基本的诚信建设肯定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作为管理方,我们正在拟定相应的市场管理规范,来维护顾客日常消费纠纷中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来加强商户管理。”黄耀文说。据悉,朝天宫古玩市场将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古玩市场顾客维权标准化体系”,对于古玩类商品的真伪鉴定,他们计划与收藏家协会、南博等单位合作,在市场内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古玩收藏品鉴定、评估中心,邀请一些被业内广泛认可的鉴定专家为玩家提供相关服务。黄耀文告诉记者,区别于老市场的自发式管理,新市场在开业之初就专门成立市场运营管理公司进行市场策划和物业服务,市场整体运作将坚持四大原则,即“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服务”。“未来,我们还将利用自身资源建设古玩专业化网站,打造古玩界的淘宝网。”


  成交额涨了!


  业主一周成交额20万,信心满满


  据了解,自6月份搬入新址以来,绝大多数业主对朝天宫古玩市场的未来发展期望很高,对于新市场的环境,摊主们也比较满意。“以前的条件很简陋,如今市场全新升级了,就好比以前是‘集贸市场’,现在变成了‘新百商场’。”一位刘姓业主很形象地给记者打比方描述。45岁的王强20年来一直在朝天宫周边从事古玩经营。说起朝天宫古玩市场的来龙去脉,他了如指掌。他说,上世纪80年代时,堂子街一带就出现了古玩集散地,也被市民称为“黑市”,他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跟着别人一起做古玩生意,到了90年代,南京市博物馆为了做大古玩市场召集大家入馆,他是最早的一批经营户之一,之后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市场格局。“朝天宫古玩市场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古玩市场之一,所以业内就有‘北有潘家园,南有朝天宫’的说法。”王强介绍说,自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传出要搬迁的消息后,老市场经营波动很大,有段时间生意很不好,甚至他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要考虑转行,而来到新址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据他透露,他开的“康琦斋”最近每周成交额都在20万元以上。


  黄光玉是朝天宫古玩市场迁址后迎来的一位新业主,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个纯粹的收藏玩家,从来没有开过店,如今他一口气拿下了一楼入口处面积最大的一间店铺,而且投入重金精心装修,店堂布置得很有韵味。谈及对日后市场走向的看法,他显得信心十足。“朝天宫是全国知名的老牌子,有足够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现在的运营管理方各方面也比较规范,只要营销宣传做到位,市场肯定是非常有前景的。”


  宝贝更多了!


  八扇屏价值千万,元代佛像太罕见


  记者在朝天宫古玩市场里发现,现在的市场里的宝贝更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稀世珍宝。比如,古玩市场的“尚珍堂”迎着店门摆放着一件镇店之宝——清中期剔红百宝嵌八扇围屏。屏风上楣板浅浮雕卷草夔龙纹,下牙板镂空雕简化夔纹,下脚包铜套足。屏心以细密精致的剔红为地,凸嵌和田白玉、青玉、碧玉、墨玉,还有翡翠、玛瑙、碧玺、红宝石、孔雀石、青金石、绿松石、金星石、紫檀、象牙、黄杨木等珍贵材料,构成八幅雅俗共赏的经典画面。屏风背面屏心以黑漆为地,金粉书写乾隆朝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的隶书八条屏,结体严谨端庄、雄浑有力。据店主介绍,这件宝贝是从海外回流过来的,与其相似的八扇屏在几年前的拍卖中曾拍出过1800万的高价,而这件镇店之宝现在估计最少也要1千万元左右。


  而在“王氏家藏”的一尊元代刷金佛像,材质看似木头,其实是铜质,而且是当时从印度流传到国内的封魔铜,材质很是罕见,据店主介绍,当初有人开价100万要买走,他没舍得,现在这尊佛像的价格已经涨了3倍之多。此外,记者还发现了不少“稀奇”的宝贝,比如秦代的“模范”,说起模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真正的意思,而看了这件宝贝,你就明白了,原来模范是古代制造陶土器物的模型,而这个出自秦代的模范自然也价值不菲。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