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的书法名家——李长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法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其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时代强烈的精神风貌。从古至今,行文作字当以载道,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其服务社会的功用在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李长葓(hóng)便是这一传统观念忠实的实践者,多年来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热心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向世人展示了艺术家可贵的精神品质,他的书法艺术也由此而绽放出灿烂的光采。

李长葓, 1960年生于广东增城,毕业于广州大学中文系,现为华南文理学院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受书法家父亲李杰的影响,少年时期开始潜心研习书法,吸取柳公权、赵孟頫、王羲之碑帖的精华,大学期间即获首届广州大专院校书法大赛第一名,并同期加入广州市青年书法协会。

在三十多年书法艺术生涯中,李长葓与岭南书画名家陈九龄、卢有光、周树坚、喻和生诸位先生频繁的交往,使得他的艺术水平有了更高的发展,历年来在国内各类书画大赛中屡获嘉奖,其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名家》、《中国书画报》、《亚太经济时报》等十数个的专业报刊,近期更有三幅作品入展上海世博会的联合国信息厅。

雄浑大气、苍劲灵动是李长葓行书的特色,他的草书则如行云流水,俊秀而飘逸。李长葓的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在历代名家中,李长葓尤为推崇赵孟頫,赵体楷书削繁就简、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而又略掺行书笔法,可谓字字流美动人。

除了书法艺术,李长葓同时还是一位作家、收藏家和企业家。青年时期沉浸于文学创作,发表了许多文采菲然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后来下海经商取得了成就,更使其在收藏和艺术领域如鱼得水,开创了一片纵横驰骋的天地。

近年来,李长葓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为人正直且秉性豁达,使得他在书画界声誉颇佳。今年6月初,在其筹办和参与的番禺《名家书画展》开幕典礼上,书画家芸集庆贺,到场者达数百人,观赏和挥毫活动达数小时,阵容之盛,一时传为城中佳话。

6月21日,由李长葓发起的“书画家企业家及知名媒体扶贫济困助学活动”,在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隆重举行。此次爱心活动汇聚了包括丁振海、冯敏生、彭耀堂、张宝杰、邓仲等十数位书画家。书画家们即席挥毫,在墨香四溢中传递了爱心,更诠释了艺术家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常言道文如其人,字体也能彰显书法家之情怀。通过李长葓苍劲灵动的行书,俊秀飘逸的草书,我们看到了一位随和、睿智、万事了然于胸的成功儒商;而因为他可敬的爱心,我们更看到了一位热心公益、德艺双馨的当代书法艺术家。(来源:广东电视台 记者:李伟玲)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