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召开通济堰水利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座谈会

  9月7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召开了通济堰水利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座谈会,市、区文物部门、区财政、发改、国土、建设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通济堰水利文化是瓯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今仍造福人类。它酿造孕育的农耕民俗文化,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是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通济堰水利博物馆建设项目就是以国保单位通济堰为依托,充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通过实物形态与文字图片、科技媒体等相结合的方式,展示通济堰古代水利体系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物遗存,展示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成就,展示当地古代水利兴修的工具、工艺形态,以及展示民俗民风等江南传统农耕文化等。通过博物馆的宣传和展示功能,充分挖掘通济堰的科学文化价值。

  该项目选址在堰头村东南侧的水利文化园中,北面为通济堰堰坝、通济闸、主干渠等,毗邻瓯江大溪。总用地面积为58.5亩,其中通济堰水利博物馆用地面积约为2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建筑层数为1-2层。主要建设内容为通济堰历史文物展示厅、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多媒体演示厅、学术报告厅、中国名堰展示厅及临时展厅等。馆区平面布局按传统内庭院式结合露天展示场地设置,建筑风格秉承“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的设计原则,主体建筑采用中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复古气息,并通过环境绿化美化,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辅成景。

  与会人员围绕新馆效果图,提出了要定位明确、规划起点要高,要多考虑科技含量,外观设计应追求如诗如画的效果等观点,以及对项目包装、审批流程、资金筹措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文保所 陈芳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