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树立中国艺术审美体系迫在眉睫

“东方色彩·中国意象——中国岩彩画之学术理想”大型学术活动9日下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西方社会的各种文艺理论思潮,对现当代文化的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提倡树立和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当重要又迫在眉睫的事情。

据了解,岩彩的表现形态由于后来水墨文人画的兴起,在近百年内日渐式微,除民间寺院的画工在宗教壁画的制作中按粉本临摹外,仅在卷轴画的青绿山水、工笔画中不同程度地部分采用矿物颜料,且均不处于画坛的主流地位。

“今天以岩彩材质为表现方式的绘画崛起,既可称之为创新,也可以说是复兴。”冯远表示,“岩彩画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国内中青年画家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异军突起,在中国当代画坛中形成了一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兴力量。”

冯远认为,以岩彩画的艺术表现为线索,追溯中国文化艺术的本土根源,然后互相联系,互动研究,是试图寻找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体系和文化立场的开始,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的构建。

本次大型展览及研讨活动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见、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以及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陈舒舒共同策划,展览以“东方色彩·中国意象”作为主题,分为三大篇章:“五彩清音——广州·中国岩彩画邀请展”,“河汉星辉——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学生及敦煌美术研究所岩彩画作品展”,“敦煌循迹——敦煌美术研究所临摹复制敦煌壁画展”等。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