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和民间呼吁主管部门出场 文物局称“不受访”

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已久,目前却仍停留在“挺曹派”和“倒曹派”的“口水仗”阶段。面对“僵局”,众多的专家和民众发出呼吁:“国家文物局何不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前往安阳对‘曹操墓’重新识别、鉴定,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以给公众一个说法呢?”针对大家的这个观点,昨天,本报与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取得联系,但记者提出相关的问题时,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我们现在不接受采访。”

昨天,据宁波网报道,一名署名俟明的作者表示:“曹墓真假之争已经衍化为公共事件,我不知道国家文物局能不能在此事件中发挥作用。媒体上介绍国家文物局对此事的表态为,‘到目前为止,质疑不会影响之前的官方认定。’对此,我不敢苟同,只要真相还存疑、真理尚未明,就应该给所有人说话的机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曾认为不能盖棺定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也表示,他对曹墓能不能以严密的论证通过第七次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持不乐观态度。既然如此,国家文物局何不审时度势,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前来识别、鉴定并充分听取反对意见呢?个人认为,国家文物局做这件事相当合适、也正当其时。”

闫沛东在接受《燕赵都市报》采访时也称:”中国国家文物局应迅速将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二号墓的‘出土文物’护送至北京,召集更多专家参与鉴定论证,以确定是否是真正的曹操墓。”而最近,不少专家和民众也纷纷呼吁,希望包括国家文物总局在内的相关权威部门介入此事。为此,记者联系了国家文物局政研处,希望能就此问题进行采访。但遗憾的是,无论记者问什么问题,对方都只用一句话来答复:“我们现在不接受采访。”

记者随后联系河南省安阳市文物局,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对此也不很知情,让记者再联系安阳县文物局。而当记者拨通安阳县文物局的电话后,相关工作人员又表示,让记者联系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一位姓袁的负责人。

最后,记者直接拨通了该负责人的手机,得到的回答同样是:“我们不接受采访。”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