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要给价值千万名匾找个“家”
何自力收藏的部分名匾
零陵人何自力,2009年湖南风尚收藏家,收藏明清状元匾56块,历代名匾500余块。
9月2日,何自力告诉记者,得知家乡永州正力推文化兴市,他想借此东风给收藏的状元名匾寻个合适的展出馆。
收藏岳麓书院木匾真迹14件,镇馆之宝“闱分两广”乃现存最早的状元木匾真迹
何自力在零陵文化村有一私人博物馆,内藏名匾百余块。其中有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永州卫总镇欧阳得拜题“功在社稷”,为永州发现最早的木匾;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道县人何绍基“青云展步”及其父“探花”何凌汉所题“茂德增龄”。
馆内收藏岳麓书院木匾真迹14件,包括岳麓书院掌教袁名曜1块,掌教罗典1块,掌教欧阳厚均6块,并有岳麓书院唯一状元彭浚木匾4块。
镇馆之宝“闱分两广”乃明初永乐状元曾棨所题,是全国现存最早的状元木匾真迹,距今605年。
何自力说,十几年来他穿梭于湘、苏、浙、皖、鄂、赣、粤、桂、闽等地,从几千块木匾中方收集到此56块明清状元匾、500余块历代名匾,心中最大的动力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009年曾有来自北京、西安的老总想以800万元整体收购所有古匾,但他最终没有“忍痛割爱”,现估价已达到千万元。
名匾的维护让何自力头痛,他不想让这些匾“明珠暗投”
收集近600块名匾花费了何自力大量的财力、精力,怎样把收藏的名匾维护好,更是让何自力头痛。
何自力说,许多名匾最初发现时,已经被破坏得严重,有的成了砧板,字迹被刀剁得模糊不清;有的被用于建筑工地,上面铺满水泥;有的被水渗浊,甚至已经谈不上完整。他收藏的名匾中,湖南“榜眼”尹铭绶的一块匾,发现的时候已经被拆成好几个部件,且不完整,后来何自力找来木匠师傅,一点一点把匾修复。
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何自力维护起木匾异常艰难,除了木匾维护的各种讲究,巨大的花费让何自力很吃力。他说,普通的防病害处理,一个月只需要1000多元就能维护,如果要搬动木匾,哪怕只是随便动动,花费都得好几千。
何自力意识到,如果只是投入而没有产出,即使收藏再多的名匾,也不可能长久。于是他开始寻找名匾展出馆,想用展出获得的收益来补贴维护费用,他说:“既然要收藏名匾,就不能让它们明珠暗投。”
想借文化兴市东风寻找名匾展出馆
2008年初,何自力开始寻找能让收藏的名匾获得收益的展出馆。最早与何自力接触的是道县宣传部,一位领导找到何自力,想让他把展出馆建在濂溪故里,考虑到濂溪故里尚在开发中,游客寥寥,何自力没有答应;2009年,湖南望城、凤凰等地先后与何自力沟通,希望何自力把状元名匾带过去,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2009年底,宁远县有关部门找到何自力,多番交流下,何自力决定把状元名匾带到宁远建展出馆。他们最先考察的是宁远文庙,但文庙由于是国家一级保护单位,其内不能装修,也不能通电,这对名匾的展出相当局限。
最终,展出馆建在九疑山,何自力说,现在看来效果不理想,来九嶷山的许多游客并不知道这里有个状元名匾博物馆,所以也谈不上来参观。有一次他问导游,知不知道宁远的状元名匾博物馆,导游说,是“湖广第一状元”李郃吗?听到何自力说是九嶷山上的状元名匾博物馆,导游很疑惑,表示不知道九嶷山有这样的博物馆。何自力说,导游都不清楚这里有个状元名匾博物馆,游客们怎么能知道呢?
采访结束时,何自力说起了他的期盼,他说,匾额文化是华夏文明、炎黄子孙独创的一门艺术,期盼政府能给予更大的支持,期盼能有一个真心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能与之共同开发状元名匾,期盼能借永州文化兴市东风寻找一个合适的状元名匾展出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