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心声:他们投资,我们玩儿嘉德在线网络寻宝 热吸藏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陈润民先生


  “你这个不对呀。”“现在仿的。”“民国都到不了。”“不要瞎花钱。”…… 9月4日,沸沸扬扬的“网络寻宝”第二期瓷杂组现场鉴定,在专家一波波的质疑声中进行着。面对“打击”,收藏爱好者的反应却异常随和:“哦,行行行,没事没事。”


  一位从香港专程赶来的先生,拿出了自己收藏的海外回流瓷器。虽然品相不佳,有磕有崩有冲,其中一件康熙五彩大盘还是被作为了“十大宝物”的备选,暂时放到一边。他似乎并不全为听个真假对错的鉴定结果而来,在现场聊起了自己的海外淘宝经历。


  事实上,早在鉴定正式开始之前,排队等候的藏友们就已经相互晒起宝来。“您这个,我瞧着对,恩,应该是真东西”“这个呀,说不好”从头至尾,网络寻宝活动成了藏友交流会。多位带着藏品来参加鉴定的爱好者表示,其实这些藏品都已经给不止一位专家看过,参加寻宝更多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评判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鉴定专家唐小萍老师在鉴定现场


  “他们投资,我们玩儿。”一位瓷器、玉器收藏者在被专家提出藏品“真是真,但市场上卖不出高价”后,做了这样的回答。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西老就好,能卖多少钱并不是他关心的。“买了老东西,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真正的认知,那是我们这个民族源头的东西,你可以从这些器物中,体会当时人是怎么想的,了解当时的经济情况、社会情况,甚至可以懂得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在哪儿,优越性在哪儿。”在他看来,艺术品的价值不是指着它发财,而是当走入你的生活,会改变你的生活,教会你用研究的态度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虽然时下艺术品投资成为各大媒体热议的话题,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认为“艺术品投资不靠谱”的收藏爱好者大有人在,给出的理由几乎相同:艺术品特别是古玩流通性很差,买进和卖出都很困难。“大家只看到一个人投资成功,却没有看到有多少人的钱打了水漂。”有资深收藏者坦言,这个圈子“水很深,指望发财实在捏把汗”。 


  作为寻宝活动主办方,嘉德在线总裁陆昂对于寻宝能寻出藏友的心声感到欣慰:“我非常欣赏刚才那位藏友的心态。收藏艺术品首先是喜欢,关注更多的应当是藏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钱本身。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品是商品,但我从来都不赞成像谈论股票一样讨论艺术品。嘉德在线一直提倡的是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让艺术品成为大家生活中必要的内容。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是因为‘喜欢’来买艺术品,而不是为了钱。”


  为了鼓励民间收藏,原定选出的“十大宝物”被扩大到了21件。参与鉴定的故宫博物院专家杨静荣、故宫博物院专家陈润民以及北京市文物公司唐小萍对其一一进行了点评。专家们认为,从整体来看,民间收藏确实网罗了不少相当出色的精品,如瓷器中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双铺耳尊、明崇祯青花高士风景筒瓶、民国醴陵窑釉下绿彩山水风景人物大笔筒,杂项中的清乾隆碧玉饕餮纹活耳香炉、清康熙外椰壳内锡雕龙凤纹碗、清中期沉香雕玉兰花摆件等。


  据悉,经过鉴定的藏品将于9月10日起在嘉德在线分批上拍,其中由21件精品组成的专场将率先亮相。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