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扇面抵万金 武汉刮起“扇画”收藏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溥心畬 《秋雨危峰扇面》


  8月,唐伯虎扇画真迹《雨竹图》在省博物馆展出,价值上百万的藏品一露脸,引得不少藏家“垂涎”。一时间,武汉收藏市场上的“扇画”交易活跃起来。本月10日,武汉收藏市场也将举办“湖北书画名家张忠利扇面艺术精品展暨扇面艺术专家论坛”。


  扇画到底有多少收藏价值?收藏扇画三十年的老藏家张忠利告诉记者,近十年,扇画的价格翻了十倍不止,尤其是在全国的拍卖会上,1平尺的名家扇面动辄几十万。


  “扇面一尺算两尺”


  “在扇上题诗作画,是中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兴起于三国、东晋,流行于明朝,如今存世的多为团扇和折扇。”提起扇画收藏,张忠利娓娓道来:“字、画、扇骨都保持原样的扇子,叫‘成扇’,而为便于收藏,卸下扇骨,装裱成册页的称为‘扇面’。”


  扇面画约1平尺左右,却在方寸之间见奇葩。


  “很多大画家能画大画,但却一辈子也画不了小幅扇画。”张忠利介绍,扇画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停笔;由于尺幅限制,在扇上绘画要求画家对线条、墨色和构图进行精心设计,以巧赢人,胸有成“扇”时,方能落笔。否则,很容易出现一边是密密麻麻,而另一边则“无米下锅”。再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发笺等对落墨、设色要求较高,画家往往难于掌握,所以一般书画家视若畏途,不敢随意尝试。


  因此,在收藏界一向有“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同一位画家,同样是花鸟画,一张扇面通常比一开册页作价格要多一倍以上。


  精品年涨幅达100%


  记者了解到,在徐东、崇仁路等收藏市场,精品扇画少之又少。据藏家介绍,其实武汉有不少张大千所绘的扇画作品,但被少数藏家私藏,不会轻易出手,因此武汉市场上的扇画交易比较低迷。


  但全国市场的扇画行情却是水涨船高。比如,匡时2006春季拍卖会扇子专场上,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而以最近的行情来看,这早已不是纪录——北京华辰吴昌硕红梅书法成扇成交价达67万元,嘉德的傅抱石前赤壁赋成扇更高达100万元。


  武汉藏家张忠利也介绍,精品扇画的涨幅每年都达到100%以上,比如2007年溥心畲的普通作品不到2万元,现在就涨到4万元。


  本地一拍卖行书画专场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现在拍卖的扇面,一般仅仅卖出了扇子绘画一面的价格,而扇子另一面的诗文、书法可以说是白送的,可见扇画收藏仍处于价格“洼地”。


  不以尺寸论英雄


  “一把普通的扇子,一经名家题诗作画便身价百倍”。张忠利介绍,在扇画收藏中,不以尺寸、大小论英雄,只要是名家所绘的精品,都值得长远收藏,比如,明代唐伯虎、仇英、文徵明、沈周;清代的“扬州八怪”、“清四家”;民国的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名家作品升值潜力都不可小觑。


  “综观全国扇面收藏市场,成交量比较活跃的主要包括:赵之谦、吴昌硕、吴湖帆、齐白石、王雪涛、于非厂、启功等人的作品。”张忠利介绍,眼下,市场上存有少量明代、清代作品,但明代以前的扇面则非常稀少,价值往往几百万,比如今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上成交的《宋人集绘》之四——夏珪所绘的《松岩静课图》成交价高达336万元。


  另外,对于成扇而言,扇骨材质是否优良,品相是否完好,也会对其价值产生很大影响。2009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张大千的《唐妆仕女·书法》成交价高达117.6万元,主要因为其扇骨为竹镶玳瑁。“前几年扇子收藏者重扇面轻扇骨,但近年来,扇骨的艺术价值逐渐被人认识,因此行情不断向好。扇骨的材质通常有象牙、竹子、紫檀等,若是名家制作雕刻的扇骨拍卖价可高至数十万元。如果名家制作的扇骨加名家绘画题字的扇面,其升值空间更大。”


  总而言之,名家所绘,品相好,诗、书、画、印俱全的扇面就很有收藏价值,而名家收藏过的,有特殊内容和标志的作品也都是收藏首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