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举办黄胄艺术回顾展 反思现代艺术教育制度

  9月2日上午,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以及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大美寻源—黄胄艺术回顾展”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这是北京画院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第十九个专题展。


  据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黄胄作品78幅,包括了中国画作品、速写以及首次公开展示的古代人物临摹品,展览基本呈现了黄胄艺术的全貌,具有极大艺术价值。展览将持续到9月15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维族舞》黄胄-1962年


  黄胄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杰出的美术事业家,他自幼酷爱绘画,曾师从赵望云,虽未曾接受过正规院校美术教育,但凭借其绘画天赋、勤奋的努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创作了大量精彩绝妙艺术作品。


  在开幕式现场,北京画院王明明院长表示,黄胄先生不仅是对艺术本行业的热爱,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才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这值得现代社会艺术青年学习和思考。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则直陈,黄胄先生完全是自学成才,反观他的艺术成长之路,中国目前的艺术教育制度已不仅需要反思,更急需改革。现场观众则报以长时间的掌声以表示对这一观点的赞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丰乐图》黄胄-1962年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黄胄的《丰乐图》、《巡逻》以及《井冈山第一面红旗》等巨幅主题性代表创作,又有他的《维族舞》、《和阗乐奏》等代表性新疆题材人物画作品,也囊括了《惠安女》、《阿诗玛》、《春兰》等描绘祖国其他边陲民族生活以及小说人物作品,比较全面的呈现了黄胄的艺术风貌。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宣传员》黄胄-北京市黄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才多》-黄胄-1961年 


  速写部分精选了黄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8幅,精彩绝妙,极具观赏性。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仿古《仕女》黄胄-1984年


  此外展览中还特别推出了黄胄临摹的古代人物画小品24幅,临摹对象包括了宋元明清的著名画家,这一批临仿古代人物画小品尚属首次面世,具有极大艺术与学术价值,成为展览中的一大亮点。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确定的主题为“大美寻源”,寓意通过不同的展品对比陈列,来追溯黄胄艺术风格的成因,黄胄的绘画艺术与生活、与速写以及古代传统之间的关系。而首次向公众展出的临摹部分,则展示了黄胄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才能。黄胄的临摹方式不拘一格,包括了临摹仿拟,从宋代的李嵩到清代的任伯年以及明代瓷画,可谓取法广博,为我所用。在题跋里面黄胄评点大家,书写体会心得,从中可以看出黄胄对于传统的基本态度。 收录了研究文章以及黄胄的家人、学生、著名理论家评说黄胄艺术与人格的访谈录《大美寻源—黄胄作品集》,与展览同期出版,同时筹办方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及艺术讲座活动。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艺术家介绍:


  黄胄(1925-1997),原名梁淦堂,字映斋,河北省蠡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画家、杰出的美术事业家。黄胄自幼酷爱绘画,曾师从赵望云,早年赴新疆写生画了大量速写。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2年他创作的《苹果花开的时候》获全国美展一等奖,1955年调北京为军队专业画家。1957年他创作的《洪荒风雪》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艺术展览会金奖。1959年后《载歌行》、《赶集》、《丰乐图》等代表作品相继问世。1978以后黄胄又创作了《欢腾的草原》、《牧马图》等,这些作品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地,或者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


  黄胄还是卓越的美术事业家,他领导创建了中国画研究院,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晚年他又创建了炎黄艺术馆,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黄胄的艺术在二十世纪艺术变革风潮中独树一帜,他深研历代名画以及画论,借鉴速写入画,把传统笔墨运用于创作中,形成了以写意与重彩相融的独特风格。他的艺术实践触及到了中国画变革转型中的根本性的问题,包括艺术的本源问题、中国画的基本精神问题以及笔墨表现形式的问题。他的艺术具备恒定的审美品格,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回顾黄胄的艺术道路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