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艺术和风骨
荆墨
一代国画大师吴冠中的自传——《我负丹青》,要慢慢读,静静地读。
吴老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羸瘦、形销骨立。他两颊凹陷,唯有双眸如炬。他那沾满颜料的手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黝黑的骨节突出,粗糙得带着长长的裂口,让人不由得想到了鲁迅先生的那双大手。吴老非常崇拜鲁迅,鲁迅的精神给吴老以极大的启迪,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
吴老写得一手好散文,画出市场价格很高的画,言论和行为都不容效仿,可以这样说,吴老是当今艺术界最特立独行的画家之一。在当今画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苟安于市场世俗标准的时代,吴老其言其行其艺,是另类,是孤品,留下一具值得人们回味的剪影。
虽然艺术成就享誉世界,但吴老非常自谦,正如其自传的书名“我负丹青”,一个“负”字意味深长,道出了吴老在艺术上的永不满足。他坦承,自己“下辈子不当画家”。而事实上,他将他一生的热诚都奉献给了艺术,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了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
吴老的画作折卖总成交额 17.8亿元,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仅以0.4亿元之差次于齐白石。对此,吴老却看得很淡。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吴老一直“蜗居”在狭窄的“袖珍书房”里,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把椅子。生活中吴老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非常简朴,理发就在马路边的摊子上,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却将自己绝大多数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内外的美术馆。吴老最可贵的品质是他一生坚持艺术理想,坚持追求真理,坚持探索创新,他的艺术充满了对祖国、人民和大自然的真切热爱,充满了从生活感受升华为形式创造的无限感性。对待作品的态度里,吴老有这样的人格: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从不拿出去,好画更舍不得卖,也不为金钱画画或接受任务作画。
吴老还心忧天下,对中国美术、美协等直言批评。在吴老看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尤其不能为金钱所玷污,为名利所诱拐。正因此,社会就不能包养诗人、画家,财政亦不该将他们像金丝鸟一样笼养。
读罢吴老的自传,感觉都是肺腑之言,书中不仅蕴含着博大的智慧,而且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品味吴老的书画不必像圣经一样,牢牢记住每一句话,而应该去用心体会一个大师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体会他的智慧、幽默、性情、风趣、简单、自责、忧虑等等。
现在想来,吴老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独创的风格更在于他的精神。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他总是倡导艺术创新,大胆破除陈规,敢于吐露真言。他的许多见解和呼吁,是对中国美术的提示与警醒,是一个有良知的国画大师的真实呼声。
《我负丹青》
吴冠中 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