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今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首度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策展,今年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誉的普利兹克奖的她,也是双年展首位女性总策展人。今年双年展共有52个国家与地区参加,主要展场分Arsenale和Giardini两区,前者是大而长的展馆,集合来自各国及个别建筑和创意组织的主题展;后者则集合丹麦、意大利、日本、英国等不同国家馆区。不少新晋参展国如新加坡,则在散布威尼斯各处的地方展出。
■不少参展国抽象答题
不知是否妹岛和世出的题目“人们在建筑里相会”太不知所云(人们该在哪儿相会?)不少参展国都以更抽象的“艺术装置”答题。德国的Transsolar and Tetsuo Kondo Architects制造了一个云雾围绕的空间。丹麦和冰岛艺术家Olafur Eliasson创作了一连串“水绳”,灯光下非常诡异。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Junya Ishigami)获金狮最佳项目奖,他用炭纤维铁线打造的一个“空气建筑”第一天就塌陷,记者无法看到,从资料看似也是“装置”多于“建筑”的抽象项目。
不知双年展是否患上疲惫症,单纯的建筑模型看板已无法吸引人。今年可见许多新媒体元素,首先主办单位就推出iPad目录,不少展馆也纳入互动元素,好比哥本哈根馆就让人从电脑选择要获知的当地建筑讯息,“编辑”成电子杂志电邮给自己保存。3D立体电影也充斥双年展,著名德国导演Wim Wender就为妹岛和世设计的瑞士Rolex Learning Center拍了12分钟3D影片,带访者穿越中心各角落。而澳大利亚馆也大量使用3D动画,带大家想象一个未来的澳洲。
■保留、生物多元化、空间尽用
撇开这些“亮眼”却跟建筑好像沾不上边的艺术装置不谈,今年建筑展仍探讨一些重要课题——“保留”、“生物多元化”(biodiversity)、“空间尽用”是多国都在谈论的课题。获颁终身成就金狮奖的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事务所OMA就在意大利主馆内探讨保留建筑物的矛盾——当建筑物不断被保留时,是否也减少了人们真正能生活使用的空间?“保留”(preservation)是西方人发明的词汇,当西方经济瓦解,强大的中国是否该肩负“保留”威尼斯的责任?
巴林王国馆今年首次参展就获得最佳国家馆金狮奖。展览是三间不起眼,类似东南亚常见奎笼的巴林渔民传统木屋,把建筑的使命交还给百姓。展馆主题跟“保留文化”有关。巴林近年因海岸线填土,导致该国传统的海洋文化严重流逝。评委团表示“这项目非常好,代表了这个国家对于其迅速变化的海岸线的自我反思。”
日本馆是我每年都不错过的馆,今年馆内的多层娃娃屋,似在探讨日本的土地和城市规划已把人们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而荷兰馆提倡城市废置旧建筑应被“物尽其用”。意大利更搞怪,有个项目展示政府如何使用从黑手党充公的物业,变成对公众有益的保健、公共设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