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大社大变身 昔日渔村变成艺术部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舟池畔的原集美商城已改造成南堤艺术商业城。


  集美大社的人们主要靠出租房屋获得经济来源,然而随着工厂外迁,出租房大量空置。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集美街道办决定将大社打造成艺术部落,吸引艺术家入驻。记者昨日获悉,龙舟池畔的南堤艺术商业城即将于10月份正式开业,届时将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到大社办工作室。


  出租房大量空置


  位于集美最南端的大社,是古集美的发祥地,也是当年厦门有名的渔村。700多年前(即元末明初时期),陈嘉庚的祖上陈氏族亲迁居大社,一直繁衍到现在。


  这里的人一直靠海生活,直到2002年厦门西海域整治后,才开始在岸上生活。这些讨海人或因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找到工作。当时大社附近有很多工厂,于是建出租房租给工厂,便成了不少大社人谋生的主要手段。


  然而,近来随着工厂的外迁,很多房子都空了出来,大社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近日,记者走访大社时看到,不少房屋都高挂“出租”牌子。“我们做过初步统计,在一些工厂还没迁走时,大社的出租私房就空置了上万平方米。”集美街道办主任林志斌说。


  艺术部落将诞生


  为解决大社人的生活问题,相关市领导和集美街道办决定将大社建成艺术部落。


  林志斌说:“整个大社原本就非常有艺术味道,它完全可以学深圳大芬油画村的模式,变成一个艺术部落。”


  要让艺术家们入驻集美大社,解决艺术品的展示及销路是首要问题。于是,集美街道特别把龙舟池畔3500平方米的原集美商城拿出来,改造成南堤艺术商业城,进行二次装修后作为艺术家的展厅及销售中心。一楼是陶瓷艺术体验区,二楼是国画、篆刻、油画等艺术区。


  为了招商顺利,集美街道办决定南堤艺术商业城两年免租,如今全部店面被预订一空。


  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引导艺术家们把工作室开进大社。目前已有一些艺术家,已经在大社租民房,开起了工作室。据悉,政府部门也会在政策上进行扶持。


  林志斌说,集美大社要走高端艺术部落的路线,要走原创、高端的艺术道路,而不走油画市场普遍的复制、批量生产路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