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坊的故事 千斤鸭饼作军粮送戚继光劳军(图)

 

戚继光戎装塑像

 

    随着菜市口米市胡同危房改造,原来米市胡同路西小巷深处的老便宜坊二层小楼旧址,显山露水地呈现出来。这座深灰色的二层小楼,饱经风雨向人们讲述着它的过去。这里就是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便宜坊烤鸭店的故址。

    话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的永乐十四年(1416年),一位王姓商人从南京到了北京,在北京米市胡同开了这家小店,采用焖炉烤制鸡鸭食品。这家没有店名的小作坊因鸡鸭食品用料考究,做工细致,物美价廉,一时传扬开去。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因上书弹劾奸相严嵩事,气郁难平。为解烦闷,一天他从达智桥的家中出来溜达南行,到了米市胡同忽闻扑鼻的香气,便顺着香气来到小店,随即点了烤鸭等酒菜,自斟自饮起来。烤鸭的美味和开怀的烈酒暂时冲淡了他心中的烦恼,杨继盛略感畅快,起身结账时发现价钱非常便宜,忙问掌柜的:“此店何名?”掌柜躬身拱手道:“鸡毛小店,未曾有名。”杨继盛便让掌柜的取来纸墨笔砚,一挥而就写了“便宜坊”三个大字。掌柜的送走杨继盛后,立刻叫人精心制作了一块匾额,挂在了门厅之上。从此,便宜坊声名远播。据说,至今旧址二楼门庭上还留有挂过匾额的痕迹。

    后来,东南沿海倭寇作乱,名将戚继光奉命抗倭。因便宜坊鸭饼可提前制作,又便于携带,可做随军口粮,临行之前,戚继光向便宜坊掌柜讨教鸭饼的制作方法。掌柜见是名将戚继光,心中十分敬仰,遂将鸭饼的制作方法悉心传授,并将一千斤鸭饼相送,充作军粮。戚继光亦十分感慨百姓的劳军心意,决心荡平倭寇,不负民望,遂赋诗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