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书画展上海开展
《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金石书画展》近日在在上海福州路笔墨博物馆举办。展品由丁辅之后裔丁利年、丁如霞先生提供:其中有丁辅之在民国时期所作的《岁朝图》、《双色梅花图》、《连理柏图》,丁辅之自用章《24方覆斗印》,他书写的甲骨文著作、扇面书画,珍藏的乾隆年曹素功天然矿石彩色墨,光绪年卜鹤汀定制羊毫笔,玉版扇骨,湘妃竹扇骨,友人赠送他六十岁的贺礼以及生前使用的文房用具等等。同时还展出了西泠印社的定版墨,由金石、书画名家郑板桥、丁敬、邓石如、吴昌硕、王福庵等绘画、曹素功制作的墨锭。展览以金石、书画、著作、文房用具等,从多个角度回顾了丁辅之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成就,其中有不少珍贵资料是首次公开展出。
丁辅之(1879—1949),浙江杭州人,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以世家大族、乡贤缙绅的身份和在杭郡士子中的文化感召力,成就了时至今日“天下第一名社”。
丁辅之幼承蒙熏,从小受父辈督责,耳濡目染刻苦治学,对诗文、书画、篆刻、古文字、鉴藏等有较深的造诣。他与王褆、叶铭、吴隐发起创立西泠印社,一起实践“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他的治印宗法秦汉又崇尚浙派。在印作中仿玉印、战国官玺、私玺,各具神态,其刀法精细,印风苍郁朴茂。尤为可贵的是其印面光洁润泽,不人为制造斑驳、漫漶,于印事极严谨,一生共辑印谱近二十种。
1899年,甲骨文面世,引起文化人士重视和研习。丁辅之书写甲骨文始于1928年,其书法隽秀,用笔刻意追求刀笔效果,点画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毛笔书法本色,起笔和收笔注意藏锋,锋芒不见外露,因而其作品精气内敛,透露出淡雅的书卷气息。经数年研习,他编成《商卜文分韵》的工具书,以为广大卜文书法爱好者易查、易识、易记之需要。
他壮年时,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积七年之功,作诗一百余首,以卜文书写成《观水游山集卷》。用聚珍仿宋体印有小篆题记,还用聚珍仿宋体出版了先辈遗作,由中华书局出版《四部备要》和《古今图书集成》。
他四十六岁开始学画,初即以梅花为主,后及松、柏、瓜果,系用彩色没骨法画成,其造型之妙,章法之奇,设色之传神,笔墨之高雅,均显示出匠心独具和超凡功力。他自作诗文,并用商卜文题款,这在当时未见第二人有如此之举。以卜文书法为中心,让诗、画、题跋等多种形式围绕卜文而展开,多方面尝试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继承发扬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